來源:環球網
5月22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舉辦期間,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以下簡稱“中福協”)攜手圈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藍豚醫陪),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一場名為“破局·立標·共生”的發布會。會上,雙方聯合發布了《陪診服務發展研究報告(2025)》及《老年陪診服務規范》團體標準兩項重要課題成果,積極助推我國陪診服務加速邁入規范化、標準化發展新階段。
發布儀式現場(主辦方供圖)
本次課題和規范由中福協牽頭組織并指導,匯聚國內領先的陪診服務平臺、知名三甲醫院和地方養老機構等多方的智慧與經驗共同協力完成。課題執行負責人、《老年陪診服務規范》第一起草人、藍豚醫陪聯合創始人周黎俐對報告及團體標準進行了現場解讀。
據介紹,《老年陪診服務規范》是我國老年陪診服務行業的最新團體標準,涵蓋老年陪診服務的全流程與關鍵技術要求。共有來自陪診服務平臺、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和培訓機構等領域的22家單位參與起草工作。前期調研收集包括患者及家屬、醫護工作者、陪診從業者和養老服務人員等在內的有效樣本共計超過4000份。特別是包括浙江省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協和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等多家全國及地方知名醫療機構的積極參與,使課題成果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可行性,更加貼合醫療機構門診這一陪診服務交付場景的實際情況。
針對當前陪診服務行業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報告提出幾項發展建議,一是要完善陪診師職業體系建設規劃布局。二是要引入社會組織力量。三是完善服務標準,明確行業規范。四是普及并推廣陪診服務價值。
作為國內老齡工作的權威專家及本次課題負責人,吳玉韶會長強調了陪診服務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提升老年人問診質量、幫助破解銀發就醫痛點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陪診服務發展研究報告(2025)》的發布,為行業提供了全面深入的市場分析和趨勢前瞻,為制定《老年陪診服務規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福協執行會長、中福協團體標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徐建中強調,老年陪診服務行業涉及陪診服務平臺、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等多方主體,要以《老年陪診服務規范》為新起點,以“共生”為核心理念,建立共同規則、整合分散資源,以四個“統一”為途徑,建構符合新時代中國老齡工作特色的發展格局。一是統一標準,建立服務基準線,確保消費者權益。二是統一平臺,整合供需資源,降低交易成本。三是統一培訓,提升從業者專業能力,推動服務升級。四是統一市場,打破區域壁壘,釋放規模效應。
本次發布會上,徐建中與周黎俐攜手為新成立的中福協陪診專業委員會揭牌。據了解,這是我國首家由全國性行業協會成立的陪診專業委員會,周黎俐擔任主任委員。
周黎俐介紹了陪診專業委員會即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啟明星計劃”。這是一項以專業化、規模化、公益化為導向的行業發展計劃,旨在全面推動陪診服務行業的標準化與規范化建設。該計劃圍繞行業基石建設、服務生態搭建和社會影響力深化三大核心板塊展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