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寶馬在慕尼黑成功路測了搭載Solid Power全固態(tài)電池的i7 M70。這距離奔馳2月份宣布"全球首次"固態(tài)電池路測僅過去3個月。不同的是,奔馳用的是Factorial的技術,寶馬選擇了Solid Power的硫化物路線。一場關于誰將主導未來電動車技術的暗戰(zhàn),正在德國車企之間激烈上演。
奔馳不是已宣布全球首測了嗎,寶馬怎么也第一了?
這就是文字游戲的藝術。奔馳說的是它成功測試全球首輛搭載固態(tài)電池的量產(chǎn)電動汽車,續(xù)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大關。寶馬沒說它是全球第一輛,而是媒體說寶馬成功測試了它的第一輛全固態(tài)電池汽車,好像也沒什么錯。
那到底誰的技術更牛?
奔馳用的是Factorial的鋰金屬全固態(tài)電池,主打能量密度,號稱減重40%;寶馬用的是Solid Power的硫化物全固態(tài)電池,主打量產(chǎn)可行性,用的是地球上隨處可見的硫化物。一個追求極致性能,一個追求盡快落地。
為什么寶馬死磕Solid Power 9年?
雙方2016年開始合作,2021年砸重金投資,2022年又追加2000萬美元。寶馬看中的是Solid Power的"資本輕量化"模式——不造電池,只賣配方。這有點像可口可樂改性,不賣汽水,只賣糖漿配方,不知能不能成。
Solid Power到底厲害?
他們2011年從科羅拉多大學分拆出來,14年磨一劍。不跟豐田、三星拼氧化物路線,而是專攻硫化物。最絕的是,他們用現(xiàn)有鋰電池生產(chǎn)線就能造固態(tài)電池,不用推倒重來,所以可能量產(chǎn)會更快吧。
硫化物路線有什么獨特優(yōu)勢?
三個字:接地氣。原材料便宜、工藝相對簡單、能在零下30度到45度正常工作。雖然能量密度(390Wh/kg)不如某些實驗室產(chǎn)品,但勝在能真正量產(chǎn)。
為什么福特、SK、現(xiàn)代都投了Solid Power?
因為他們的商業(yè)模式夠聰明。年產(chǎn)30噸電解質(zhì),夠20萬輛車用。不建超級工廠,只賣"獨家秘方"。投資人最愛這種輕資產(chǎn)、高壁壘的生意。
這次路測到底測了啥?
重點測三件事:電池膨脹怎么控制、工作壓力怎么調(diào)節(jié)、溫度邊界在哪里。這些都是實驗室里測不出來的,必須上路才知道。
為什么選i7 M70做測試車?
i7本身就是寶馬最先進的電動平臺,M70又是性能版。用最好的車測最新的電池,失敗了也能甩鍋給電池,成功了就是雙贏。
測試結果如何?
寶馬閉口不談具體數(shù)據(jù),只說"獲得了寶貴經(jīng)驗"。翻譯過來可能就是:有驚喜,也有驚嚇,但總體可控。
現(xiàn)在哪些固態(tài)電池玩家最有希望率先量產(chǎn)?
第一梯隊:豐田(2027年)、寧德時代(2027年)、三星SDI(2027年)。都瞄準2027年,因為那是行業(yè)公認的技術成熟節(jié)點。
為什么都是2027年?
因為2026年是試產(chǎn)年,2027年是"敢賣給消費者"的及格線。現(xiàn)在2025年,正好還有兩年調(diào)試期。早了技術不成熟,晚了市場被搶占。
中國企業(yè)能彎道超車嗎?
蔚來已經(jīng)用上半固態(tài)電池,續(xù)航超1000公里;比亞迪的硫化物路線跟Solid Power類似;寧德時代更是放話要做到1000次循環(huán)。中國速度,不容小覷。
固態(tài)電池車到底多貴?
初期估計是豪華車專屬。參考當年特斯拉Model S,至少100萬起步。等規(guī)模上來了,2030年后可能降到50萬級別。
充電設施需要升級嗎?
可能需要!390Wh/kg的電池充電功率可能超過350kW,現(xiàn)在的充電樁大多扛不住。好消息是,充一次能跑800公里,一個月充一兩次也就夠了。
電池真的20年不衰減?
理論上可以。Solid Power聲稱循環(huán)壽命是鋰電池的兩倍以上。按一周充兩次算,用40年都沒問題。當然,前提是你的車能開那么久。
寶馬這次路測,表面上是測電池,實際上是在測未來。當?shù)聡p雄(寶馬、奔馳)都開始真金白銀地押注固態(tài)電池,液態(tài)電池的時代可能就要結束了,固態(tài)電池的春天正在到來。
對普通人來說,再等5年,或許你就可以買到一輛"充電一刻鐘,狂奔八百公里"的電動汽車。到那時,加油站可能真的要像膠卷一樣被淘汰了。
參考文獻:
BMW Group Press Release. "BMW Group and Solid Power are testing all-solid-state battery cells in a BMW i7." May 14, 2025.
Electrek. "BMW is now testing EVs with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the 'holy grail' of EV battery tech." May 20, 2025.
The Denver Post. "Colorado's Solid Power ramps up solid state battery cell production." September 3, 2023.
Mercedes-Benz Press Release. "First car powered by a lithium-metal solid-state battery on the road." February 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