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隔壁老王,一個開了二十年燃油車的老司機,最近被小區(qū)里突然冒出來的比亞迪海鷗(參數(shù)丨圖片)智駕版給整不會了。起初我還納悶,這幫年輕人怎么突然對這么個小車趨之若鶩,直到上周末鄰居小李非要讓我試駕他的新車,我才明白五菱宏光MINI EV為啥突然不香了。這輛官方限時一口價5.58萬的比亞迪海鷗智駕版,簡直是把新能源車的玩法徹底顛覆了。
坐進駕駛艙的第一感覺是,這根本不像一輛五萬級別的車。雖然中控臺用了不少硬塑料,但設計師明顯動了心思,門板儲物格加了防滑墊,杯架有限位卡扣,就連空調出風口都做成了海浪造型。最讓我驚訝的是那塊10.1英寸的中控屏,不僅能旋轉,操作起來比我兒子那臺iPad還流暢。小李說這是DiLink 100系統(tǒng),能語音控制導航、音樂,甚至還能用手機遠程開空調。我試著喊了聲"你好小迪,打開車窗",天窗居然真的緩緩打開了,這智能化程度比我那輛二十萬的合資車強多了。
開起來更是個驚喜。55kW的電機聽起來不大,但電動車瞬間爆發(fā)的扭矩讓這輛小車在紅綠燈起步時快得像離弦的箭。方向盤輕得單手就能操控,電子助力調校得恰到好處,轉彎時指向精準,完全沒有傳統(tǒng)小型車的飄忽感。不過底盤確實偏硬,過減速帶時得慢點,否則后排乘客可能會抗議。但想想這價格,能給你獨立懸架才怪,何況城市代步誰天天過減速帶呢?
真正讓我這個老司機震驚的是它的智能駕駛系統(tǒng)。小李演示自動泊車時,我眼睜睜看著這輛五萬塊的車自己打方向、倒車入庫,整個過程行云流水,比我這個駕齡二十年的老司機停得還標準。后來上高架試了試全速域自適應巡航,車子不僅能自動跟車,還能識別限速標志自動調整車速。最夸張的是變道輔助,打轉向燈后系統(tǒng)會自動判斷后方來車,安全時才會完成變道。這些配置我以前只在三十萬以上的豪車上見過,現(xiàn)在居然下放到了五萬級市場,比亞迪這是要革燃油車的命啊。
續(xù)航表現(xiàn)也顛覆了我的認知。官方標稱305公里,小李說春秋天實際能跑260左右,冬天開暖風會降到220。聽起來不多,但考慮到他每天通勤就30公里,一周充一次電綽綽有余。更關鍵的是快充功能,我們試了試國網(wǎng)的快充樁,30分鐘就能從30%充到80%,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續(xù)命200公里。對比我那輛加滿油要三百塊的燃油車,海鷗充滿電才十來塊錢,這用車成本差距也太大了。
空間方面,別看車長只有三米七,軸距卻做到了兩米五,后排坐我這個一米七八的胖子居然還有一拳的腿部空間。后備箱確實不大,但放個嬰兒車加兩個登機箱沒問題。最實用的是后排座椅能整體放倒,上次幫兒子搬家,愣是塞進去一臺55寸電視。相比之下,五菱宏光MINI EV那可憐的后排,成年人坐進去腿都伸不直,更別提載物了。
說到五菱,不得不提價格。宏光MINIEV高配也要五萬多,但續(xù)航只有170公里,不支持快充,電機功率還不到海鷗的一半。更關鍵的是智能化方面的差距,五菱連最基礎的定速巡航都沒有,更別提自動泊車、車道保持這些高階功能了。現(xiàn)在年輕人買車看重的就是科技感,在這方面比亞迪明顯更懂消費者。
不過海鷗也不是完美無缺。除了前面說的底盤偏硬,大燈亮度一般,夜間跑高速有點吃力。內飾用料為了控制成本確實比較廉價,新車還有點塑料味。但這些缺點在五萬多的價格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畢竟用省下的錢足夠加裝套真皮座椅還有剩。
開了半天海鷗,我忽然明白為什么小區(qū)里突然多了這么多比亞迪。這車精準抓住了城市年輕人的痛點:價格親民、用車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空間夠用。更重要的是,它讓普通消費者也能體驗到前沿的汽車科技,這種科技平權的理念,正是比亞迪最可怕的地方。現(xiàn)在想想,我那輛燒油的"老伙計"確實該退休了,下次換車,說不定我也會加入海鷗的車主行列。畢竟在這個油價高企的時代,誰不想花五萬塊錢就開上一輛會自己停車、會自動駕駛的智能電動車呢?五菱這次,可能真的失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