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宿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中國旅游協會定于2025年5月26日-28日在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舉辦“非遺會客廳·非遺民宿旅游創新發展活動”。本次活動旨在結合留壩縣在非遺融入民宿空間營造、體驗活動及服務體系等方面的實踐經驗,探索非遺與旅游創新發展新路徑。
主辦單位:中國旅游協會
支持單位: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中國職工技術協會民宿專委會
承辦單位:漢中市文化和旅游局、留壩縣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留壩民宿行業協會
01
舉 辦 地
留壩縣地處秦嶺南麓腹地,位于陜西省西南、漢中市北部,境內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92.03%,被譽為“天然氧吧”“棧道之鄉”。張良、棧道等歷史文化積淀厚重,旅游資源豐富,擁有張良廟—紫柏山、棧道水世界2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良廟;1個紅色旅游3A級景區——玉皇廟;1個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留壩廳老街;營盤山地運動、火燒店秦嶺鄉村休閑2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火燒店鎮。先后榮膺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首批“中國天然氧吧”、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國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陜西省首批旅游示范縣、首批陜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等榮譽稱號。近年來,留壩依托豐富的文化和旅游資源,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民宿旅游發展相融合,取得了明顯成效,吸引著越來越多游客前來感受這里的自然美景和文化韻味。
02
活動亮點
權威嘉賓陣容,共探行業發展
活動邀請到了業內眾多知名專家學者、資深從業者齊聚一堂。他們來自文旅研究機構、知名民宿品牌、非遺傳承領域等不同層面,將帶來多元視角與豐富經驗。比如,有長期致力于鄉村和民宿研究的學者專家,將從理論高度剖析當下鄉村多元價值的實現和非遺民宿的產業創新;還有打造主題民宿的實踐者,分享實戰案例與運營心得;以及OTA平臺用數據分析2025“非遺”在旅游中的市場表現。(具體嘉賓名單附后)
重磅報告發布,洞察行業趨勢
活動現場將發布《非遺旅游融合發展報告(2025)》非遺民宿旅游融合研究成果。非遺民宿通過“民宿+非遺體驗”的巧妙融合,讓非遺的保護與創造性利用同步并舉,成為講述新時代文旅故事的創新載體。為推動非遺民宿的創新發展,中國旅游協會聯合WaCLab幸福與創造實驗室(南開大學)通過對全國代表性非遺民宿案例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基于創造力理念,根據主體-地區-行業的遞進邏輯,圍繞“效益”“鏈接”“傳承”三大維度構建了非遺民宿的評價指標體系。依據指標體系,篩選出全國非遺民宿典型特色案例,提煉出非遺民宿的創造力特征與創新模式,并完成《非遺旅游融合發展研究報告(2025)》,為非遺民宿的發展提供理論參考與實踐啟發。
團標編制啟動,引領行業規范
活動現場將正式啟動《非遺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定》團體標準編制,這將為非遺傳承與民宿產業開辟出全新發展路徑。該標準的啟動,將有利于規范非遺民宿在硬件設施、服務質量等方面的要求,讓非遺民宿的建設、運營與管理有章可循,有效提升了行業整體水平,促進非遺民宿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為從業者提供清晰的發展方向。
非遺會客廳啟動,提升業界關注
現場啟動“非遺會客廳”新媒體推廣行動,通過內容創作規劃、非遺傳承人合作、多平臺運營等推廣計劃,引發業界和社會對非遺民宿的關注,提升市場對留壩的關注度。
實地考察民宿,感受非遺魅力
活動期間將組織嘉賓觀摩考察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文旅資源點和民宿,不僅走進特色民宿,近距離感受傳統建筑智慧與現代設計理念的碰撞,還能體驗豐富的非遺沉浸式項目,同時,非遺傳承人、民宿負責人現場講解,深度剖析非遺元素在民宿場景中的創新應用邏輯。
03
嘉賓介紹
朱啟臻,中國旅游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大學農民研究所名譽所長,農業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老年學與老年醫學學會農村養老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社會學會農業社會學分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合作經濟學會常務理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專家組成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三農智庫首席專家,中央農業廣播學校首席顧問等職。主要研究鄉村多元價值和鄉村文化、農業多種功能,以及其在鄉村旅游、休閑、養老等產業的應用。
張曉軍,具有國家民政部、北京市旅游局(現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從業經驗和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是知名旅游智庫唐人文旅的創辦人,發起成立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并擔任首任會長。他提出“規劃即營銷”的旅游規劃編制理念,在國內較早開始鄉村旅游規劃設計和研究;提出鄉村旅游發展第四階段——“鄉村生活”理論,并創建唐鄉新鄉居生活社區進行實踐,建立唐鄉標準化體系;多次主導、參與國家發改委、文旅部、住建部、教育部等部委民宿相關課題研究工作;主導民宿行業年度研究報告編制及出版,推動“民宿學”發展。
妥艷媜,管理學博士,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副教授,絲路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MTA教指委秘書處辦公室主任,WaCLab幸福與創造實驗室首席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非遺與旅游、目的地營銷、幸福產業、人工智能與旅游、一帶一路與旅游等。在《管理世界》《Tourism Management》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主題案例首席專家,文旅部宏觀決策課題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核心成員。主持和參與完成多項文化和旅游部、原國家旅游局、省市資政類課題,以及抖音、數字敦煌、中青旅等企業咨詢課題。
武曉琛,北京大學學士,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碩士。歷任京東數科、美團等互聯網公司政府事務、合規與風險管理崗位。現任美團民宿政企合作與合規負責人,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副會長。
趙繼娜,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副會長,貴州風景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貴州民宿旅游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旅游行業從業的十余年,扎根基層,深耕于景區、溫泉度假酒店、民宿等領域,曾主導和參與多個非遺主題景區、溫泉主題酒店及特色民宿的規劃、運營及品牌打造。在溫泉酒店籌建、籌開運營及主題景區提升改造過程中,推出了瑤浴+溫泉、瑤浴+瀑布、非遺手作坊等項目,以二十四節氣為載體推出非遺養生套餐,將非遺作品提煉后成為酒店大堂、民宿客房、公區等軟裝。多年來致力于通過旅游場景讓非遺文化“見人、見物、見生活”。
安泓,松贊集團副總裁,2015年加入松贊,歷任市場營銷部總監、互聯網營銷中心總經理、投資者關系中心總經理、綜合行政中心總經理。自2021年開始擔任潤勃生態旅行論壇的理事,積極推動松贊和國內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認證工作,于2023年完成了松贊巴松措林卡酒店的Green Globe認證申請,這是中國首家本土酒店品牌獲得的Green Globe可持續發展國際認證。加入松贊前,在教育培訓領域深耕多年,曾在多家外資企業負責中國市場的商業拓展和營銷工作。
吳健芬,浙江省旅游民宿產業聯合會會長,《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國家標準和實施評定辦法、《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浙江省地方標準及評定細則,《浙江省民宿藍皮書》等起草人和撰稿人,浙江省鄉村文旅運營相關導則起草人,浙江省鄉村文旅運營大講堂和“臨安——全國鄉村運營策源地”品牌策劃人。長期專注于鄉村旅游、鄉村運營、民宿產業發展等工作,致力于傳播浙江民宿發展與鄉村運營的實踐與探索。
王宣元,中國民盟盟員、新疆旅游民宿協會會長、新疆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民盟中央美術院新疆分院副院長、貓窩客棧創始人、烏魯木齊市政協第十四屆委員。曾任新疆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策劃組織了“和諧發展-2009烏魯木齊國際城市雕塑創作營”,“首屆新疆兵團冰雕設計大賽(石河子)”,(2012年)“上海第十二屆南京路雕塑邀請展——新疆雕塑藝術展”,等學術展覽活動。
陳榮華,自幼愛好武術,熱衷于傳承和弘揚中國國粹太極拳文化。1999年來到桂林陽朔,在任職陽朔中國武術館教練期間,同時每天堅持刻苦自學英語,從而擁有18年的英語導游經歷,從導游職業經歷中發現了客人的需求而萌發了創建民宿的興趣,目前是陽朔擁有7家鄉村特色民宿的創始人/主人。2018年正式拜師成為國際太極拳大師/陳式太極拳海外掌門人陳中華老師的入室弟子,是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承人。2022年帶領公司團隊啟動了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項目,至今已為400多所中小學學校成功開展了組織機構研學旅行服務工作。
肯亞,詠歸川品牌總監,負責行李旅宿集團旗下詠歸川品牌構建與內容運營工作,集團另有既下山、既象、寄等知名精品度假酒店品牌。傳播學碩士,畢業后從事品牌與內容行業十年,曾任職于4A廣告公司,后從事文化媒體與編輯出版工作,其中深耕文旅行業三年。就任詠歸川品牌負責人以來,以品牌視角賦能酒店民宿的全鏈條構建與運營,同時深挖地方場景、轉譯地方文化內容以反哺品牌力,致力于推動詠歸川成為本土精品連鎖度假酒店品牌梯隊中別具一格的存在。
預約線上直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