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晚上8點46分,杭州某小區。
一個9歲的男孩從高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短暫的生命。
他叫朱宏鑫,是全國少兒圍棋冠軍,業余六段棋手,被業內稱為“圍棋神童”。
然而,他的天賦沒能帶給他快樂,反而成了壓垮他的枷鎖。
因為他的父親,是一個用拳頭“教育”孩子的惡魔,他的死亡早有預兆。
“天才”的代價:從嬰兒時期就開始的噩夢
朱宏鑫的悲劇,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日積月累的絕望。
更據知情人透露,他的父親在村里風評很不好,兩個老婆都因家暴而離婚了。
朱宏鑫是他父親和第二個老婆生的,離婚后孩子被強占著無法帶走,于是撫養權只能給了父親。
這個父親暴虐成性,連自己的親生骨肉都不放過,當朱宏鑫還在襁褓時,他就曾放話:“以后要是不乖,我就揍你。”
可怕的是,這不是玩笑,而是預告。
朱宏鑫7歲時就嶄露頭角,成為全國少兒圍棋公開賽的冠軍,9歲時就成為全國最年輕的業余6段手,屬于真正的天才。
盡管朱宏鑫的圍棋天賦鳳毛麟角般稀少,他本人也極其努力和上進,但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的拳頭依然如影隨形。
輸棋要挨打,表現不夠完美要挨打,甚至贏了比賽但沒達到父親的預期,也要挨打。
更可怕的是,這些毆打往往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
比賽現場、訓練室、棋院走廊……
只要朱宏鑫的表現讓父親不滿意,下一秒可能就是耳光、腳踹,甚至被鐵棍抽打。
更有目擊者含淚回憶。
有一次比賽后,朱宏鑫被父親當眾踹倒在地,疼得爬不起來,周圍的家長嚇得不敢上前,最后還是安保人員攔住了失控的父親。
所以朱宏鑫身上傷痕累累觸目驚心,臉上始終看不到笑容,即便獲獎了,也給人麻木到極致的感覺。
“虎爸”還是惡魔?那些被曝光的家暴證據
朱宏鑫毅然決然跳樓后,他的父親迅速清空了社交賬號,試圖抹去一切痕跡。
但互聯網是有記憶的,網友們早已保存了大量證據。
那些朱宏鑫領獎時手臂上的淤青、比賽間隙低頭沉默的照片、其他家長偷偷錄下的施暴視頻……
每一幀畫面都在無聲控訴這個父親的暴行。
更有網友發現,就連朱宏鑫吃個飯,也被父親拼了命的催,直到他跳樓的前一天,父親還在對他進行責罵。
朱宏鑫跳樓后,當地婦聯表示,對他的離世痛心疾首。
福建省圍棋協會的工作人員,也忍不住憤怒發聲:“這不是教育,這是虐待!”
只是,一切都晚了。
更加讓人心寒的是,棋院、培訓機構甚至警方,早已知情卻未能有效干預。
朱宏鑫曾報過警,但最終不了了之。
有家長多次舉報,得到的回復卻是“家務事,不好管”。
直到悲劇發生,人們才驚覺:原來一個孩子的生命,在“家暴不算犯罪”的漠視下,如此脆弱。
朱宏鑫的圍棋天賦毋庸置疑。
7歲全國冠軍,9歲業余六段(相當于職業初段水平),這個成績在同齡人中堪稱頂尖。
但在光環之下,他幾乎沒有童年。
朱宏鑫的同學回憶:“他很少笑,總是一個人發呆。”
朱宏鑫的教練說:“他下棋時手會抖,不是緊張,而是害怕。”
甚至在朱宏鑫最后一條朋友圈里,發的不是圍棋,而是一只被關在籠子里的小鳥,配文是“飛不出去”。
這個孩子,早就用他的方式向世界求救,只是沒人真正聽見。
悲劇之后,我們該反思什么?
朱宏鑫的死亡,不是孤例。
就在同一個月,青島一名9歲男孩因作業錯誤被父親毆打致死。
這些極端案例背后,是一個更普遍的社會問題。
太多父母,把自己的焦慮、虛榮、未完成的夢想,強加給孩子,并美其名曰“為你好”。
我們總說“望子成龍”,但現實是,99%的孩子最終都會成為普通人。
而真正的教育,不是用暴力逼孩子“成功”,而是教會他們如何面對失敗,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朱宏鑫的父親或許會面臨法律制裁,但孩子的生命已經無法挽回。
這個悲劇最殘酷的啟示或許是:你可以期待孩子優秀,但你必須先接受,他可能只是一個普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