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張欣萌 張周馳 記者 于露)“這是明清時期征收皇糧的‘官斗’,大家可以拿起來搖晃一下,體驗古代稅糧是如何征收的。”日前,在南京稅收博物館“運河稅韻”專題展區,南京財經大學稅收專業學生正拿著復刻的文物——明清時期征稅工具“官斗”,講解古代稅糧的征收過程。當天,南京稅收博物館、南京財經大學財政與稅務學院聯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南京市建康路小學共同舉辦“大中小學同上一堂博物館思政課”活動。
課前,由南京財經大學“紅途稅月”志愿講解隊帶領中小學生體驗最新推出的“運河稅韻”觸摸展品互動區和歷史場景還原影視區。隨后,大、中、小學三位教師代表把課堂搬進了南京稅收博物館“運河稅韻里的千年變遷”專題展廳,開展現場教學。
大、中、小學的老師們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圍繞大運河沿岸的稅收變遷,開發了“小學”“中學”“大學”三級課程體系。南京市建康路小學老師陳翔宇結合大運河稅收文化主講了“探訪古代文明”;南航附中高二歷史組邢小磊老師主講“大運河稅收文化里的古代賦稅制度”;南京財經大學財政與稅務學院李雪瑩老師主講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邏輯”,通過回顧近代大運河稅收變化,以故事串聯的方式引發學生深入思考。
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活動現場還舉行了“財稅文化”大中小學一體化館校思政教育教研中心掛牌儀式。該中心將以財稅文化為切入點,以博物館思政課為載體,通過“雙師共研、雙師共教、雙師共評”,共同探討“大思政課”建設路徑。
南京稅收博物館館長魏軍波表示,“教研中心將成為青年教師和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博物館思政教育實踐的平臺,并通過青年力量激活博物館思政教育創新。”
南財大財稅學院黨委書記陳蘇表示,今后將以中心為平臺,充分發揮高校牽引作用,聯合稅收博物館,吸引更多大中小學加入。通過實景教學與教學研討,進一步推動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館校協同育人新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