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482
說起“子恒”這個名字,你可能沒有聽說過,但是他的表情包,你一定見過——
子恒3歲時確診自閉癥,經過父母十幾年的家庭干預,現在的子恒已經小學畢業,順利進入初中就讀。
2022年8月,子恒爸爸開始在社交媒體賬號“云海恒星”上系統分享子恒的日常,蒸饅頭、包餃子、彈鋼琴、種花草……
2023年,子恒爸爸開始不定期做一些自閉癥家庭干預經驗的直播分享,父子倆慢慢地都成為了圈內小有名氣的博主。
而真正讓子恒成為“頂流”的,是發布于2024年7月8日的一段長達22分鐘的子恒理發視頻,其中子恒的幾個表情截圖,直接催生了一個名為“子恒換頭術”的p圖風潮。
子恒爸爸默許了網友們的造梗,而子恒似乎也成了“造梗圣體”,最近一條在布達拉宮“旱地拔蔥”的視頻,光點贊量就超過200萬人次。
成為大博主的背后,是子恒一家十余年堅持培養其自理自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過程。
也正因為其頻繁的出圈,讓更多人在感慨“父愛如山”的同時,也真切地體會到自閉癥孩子不僅僅是“呆萌”,更是需要被持續地理解、接納和幫助。
整理 | Fib Lee
編輯 | Jarvis
圖片&視頻 | 抖音號“云海恒星”
“誰懂‘啦啦啦啦啦’的救贖感啊”
“啦啦啦啦啦~”
在子恒爸爸的社交媒體賬號上,點進去置頂的第一個視頻,就是子恒在西藏布達拉宮前拍的“人生照打卡點”視頻。
視頻中,子恒緩緩張開雙手,學著各路網紅,做出“旱地拔蔥”的姿勢。視頻的開頭,是子恒自己哼唱的《我們的時光》前奏“啦啦啦啦啦~”
這段16秒的視頻打敗了幾乎所有的布達拉宮“人生打卡點”視頻。視頻發布一個月后,點贊量達到驚人的200多萬,轉發量達到94萬,評論互動次數超過5萬人次。
評論區更是老梗新梗不斷:
雙面龜、稻草人、避雷針、里約基督像,凡是跟子恒這個造型有點像的,都被拿出來比較了一番。
“子恒彈碎它!”
“大家沒把子恒當病人 也沒把子恒當人”
“子恒鳥的時候”
“子恒超絕小奶音,啦啦啦啦啦~”
“子恒:我唱的這么好聽應該沒人猜得出來是我唱的”。
“子恒換頭術”自然也是評論區的必備項目……
“子恒啦啦啦啦啦”也不出意外地成為了新的梗,這句哼唱也真的成了熱搜關鍵詞。
目前,帶有的標簽,在社交平臺上達到了5562萬次播放,1.6萬人對子恒的原視頻進行了二次創作,甚至有人表示“這將是去西藏旅行的指定bgm。”
在網友造梗接龍的同時,也有不少網友在子恒的視頻中看到了愛和力量:
“誰懂開頭啦啦啦的救贖感”
“沒事的,以后我們子恒真的到了一個人那天,也會受到社區的照顧,一日三餐這些應該也不成問題”
“若干年后,子恒會好起來,當他在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會不會也熱淚盈眶懷念這段時間”
“子恒只有一個黑粉,那就是他爸爸”
子恒出圈不是第一次,評論區的各種看似歡樂的留言,也不是只在這條視頻里有,甚至時常有“老粉”給“新粉”反向科普,以“黑”子恒爸爸的方式,讓他們去了解子恒和子恒爸爸的事情:
這背后,是子恒爸爸近三年對子恒全方位的記錄和十余年堅持的家庭干預。
2024年7月8日,子恒爸爸發布一條長達22分鐘的給子恒理發的視頻,配文“自己剪頭發,省了20塊……”
這段視頻成了后來網友們“考古”子恒“世界級表情包”的必看視頻,更有網友指路:請直接拖到6:26……
視頻中,語言不多的子恒,面對“為了省20塊”給自己理發的爸爸,奶聲奶氣地說出了“好丑”,配上一臉委屈的表情,瞬間成為網友二創的素材。
隨后出現的“子恒換頭術”p圖風潮,一直延續到現在,子恒的頭像出現在了所有你能想到的場合,比如一個足球場的觀眾座席上坐滿了“子恒”。
子恒爸爸也坦然接受了網友們的造梗玩梗,“既然做自媒體了,走向網絡了,那沒有那么多介不介意了。玩唄!”
“子恒,集中意念,彈碎它”
網友說子恒爸爸是子恒的“首席黑粉”是有“依據”的,子恒的所有“世界名畫”,都出自爸爸發的視頻。
比如讓子恒練習做引體向上,開始耐心鼓勵、耐心輔助,偶爾還拿鞋拔子做要打手心狀,結果教了四分鐘,子恒也不知道跳起來雙手握杠、還使勁重復爸爸的指令和鼓勵……
整個過程堪稱家庭輔助教學的范例,但網友卻看出了喜感。
又比如著名的“子恒彈碎它”,來自于子恒爸自創的“痛感療法”,希望通過教子恒用指尖感受觸碰蛋殼的脆感,來鍛煉他的手部精細動作,刺激神經感知外界。
子恒爸爸的視頻里,充滿了“敲雞蛋”“敲鴨蛋”“敲鵝蛋”的視頻,有時候甚至是鴕鳥蛋,換著法子讓子恒把蛋殼弄碎,指頭彈、腦門磕、拳頭砸,愣是把“蛋”做成了練習注意力、精細運動能力和思考解決問題能力的絕佳工具。
而他那句“子恒,集中意念,彈碎它”,也不出意料地成了一個網友喜聞樂見的梗。
類似的還有蒸饅頭、包餃子、煮稀飯……所有日常生活場景,都被子恒爸爸用來培養和鍛煉子恒以后的自理自立能力。
2024年,子恒爸爸開始帶著子恒完成“旅行中國大環線”的新任務 。
先從丹東出發,一路逆時針走到了呼倫貝爾,然后內蒙、寧夏、甘肅一路到了新疆,再經新藏線到西藏,滇藏線進云南,然后進廣西到廣東,沿著海邊一路到山東,經天津、河北回到了大連,歷時3個多月。
子恒在漠河北極村喂馴鹿
這一趟下來,子恒的社會適應性似乎也明顯變得更好,一家人在路上除了吃住行,父子倆還惦記著“有沒有地方拉個單杠”。
“子恒是第一個挑戰沿著331、219、228國道(中國邊境大環線)旅行的自閉癥孩子。”談起這段經歷,子恒爸爸特別驕傲,認為這個旅程對子恒的康復非常有效。
子恒爸爸也把這些視頻做成了幾個合集,做饅頭、練習單杠、邊境大環線,當然還有子恒爸爸直播切片做的康復經驗分享。而子恒敲雞蛋的系列視頻,則讓網友拿去二創了。
現在子恒爸爸的社交賬號主頁,除了“啦啦啦啦啦”那個自帶喜感的“人生照片打卡點”視頻,已經逐漸步入青春期的子恒,也慢慢地出現了很多他爸爸期待的表現:
做饅頭手藝已經好到會做壽桃、單杠上做引體向上次數已經達到兩位數,不僅會彈雞蛋還學會了彈鋼琴和卡林巴琴……
現在的子恒,會偷喝可樂,怕被爸爸發現,藏在盆栽后面,跟爸爸頂嘴,在睡覺前偷玩手機,自理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而網友們一直期待的子恒反駁爸爸的“名場面”,也已經不止一次的在視頻中出現。他已經不是那個奶聲奶氣,有時候反應要慢半拍,學習新東西需要輔助很久的孩子。
網友們甚至會調侃“其實子恒早就好了,他現在是在逗他爸爸玩呢!”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文章版權歸「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經許可,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發布。本號長期征集線索/稿件,一經采用,稿費從優。提供線索/投稿請聯系:contents@dmhxm.com。
點擊撥打大小米服務熱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