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網上開始流傳一張“殲-20垂直起降型”試飛的照片,大量自媒體賬號開始狂編亂造,說啥的都有,還有粉絲在后臺留言問軍武菌這事是真是假。
中國新型裝備亮相當然是好,但咱也不能太過無腦吹捧,還是要有理性判斷的。我在微信群第一眼看到時就認為是假的,原因就是,從目前中國的需求來看,解放軍對垂直起降戰斗機的需求并不迫切,且垂降戰機現存一些技術問題并沒有徹底解決。
但最重要的原因是,這張“殲-20垂降型”照片其實是一張手機游戲截圖
我們下面挨個來詳細解釋:
▲網傳的“殲-20垂直起降型”試飛照片
上圖是網傳的“殲-20垂直起降型”,畫面十分模糊,但依稀可以辨認,外形與普通殲-20非常相似,最大區別是背部有升力風扇開口,尾部發動機只有一臺,并且是與F-35B類似的矢量推力發動機,使得發動機噴嘴可以向下偏轉,實現戰斗機垂直起降。
這張“殲-20試飛”照片的疑點之一就是,畫面太過模糊了,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看過大量虛假神秘武器的老軍迷,已經對這種圖片練出了被動鑒定技能。我們過去幾個月看到大量殲-36和殲-50六代機的試飛照片,即使是路人手機拍的照片,也都比這張圖要更高清。
▲你看,我不僅有兩張“殲-20垂直起降型”的高清照片,而且還是掛彈飛行
更為離譜的是,這款“殲-20垂直起降型”和手機游戲里的截圖一模一樣,即我前段時間剛給大家推薦過《現代戰艦》里的殲-26“精衛”垂直起降戰斗機。注:本文不是廣告,雷總看到請打錢。
▲這款飛機在2023年就加入游戲了
《現代戰艦》里有大量未服役的想象中武器,這款殲-26和轟-20可以在“天津”艦隱身航母上起降,裝備有鷹擊83KH、鷹擊9E、霹靂12、雷石6制導炸彈。
▲游戲中的“天津”號航空母艦
▲殲-26懸空攻擊朱姆沃爾特驅逐艦
▲《現代戰艦》里還有另外一款垂直起降的殲-20,叫231工程,采用的是雙發
殲-26“精衛”垂直起降戰機并不是最近憑空捏造出來的,而是已經網傳了很多年,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以前。當時美國研制的F-35B垂降型開始在航母上進行垂降測試,而中國首艘遼寧艦航母也已經服役。
▲2014年左右出現的殲-26想象圖
看著英國有了“鷂式”、俄羅斯有雅克-38、美國有了F-35,中國軍迷心急如焚,非??释袊材軗碛幸豢畲怪逼鸾祽饳C,因此就有網友根據2011年剛曝光的殲-20為原型,設計出了一款隱身垂降戰機的高清CG圖,并且詳細標注了戰機數據和內部構造,取名為“殲-26”。
殲-26設計為單座、單發、DSI進氣道、雙垂尾、帶鴨翼的中型戰斗機,猛地看起來,像是縮小版殲-20與F-35B的結合體,機翼下方還有適應隱身的保型武器掛架。
該網友介紹了殲-26存在的性能優勢和劣勢,優勢是起降適應地形能力強,可以在地面不平和承壓能力較小的跑道上滑跑,適合島礁臨時機場。在兩棲攻擊艦或航母上,可以免除笨重復雜又昂貴的彈射器和阻攔系統。
劣勢是由于增加了升力系統,與同噸位戰斗機相比載重較小,載彈量和作戰半徑比常規艦載機更小,導致其作戰性能相對下降。
并且提到“鑒于該領域處于空白,中國暫時發動機技術不足,而采用比美軍F-35B推力更小的矢量發動機和噸位更小的機身,參考國產殲-20成功經驗,利用鴨翼布局提高升力”。
這款設計,也算是開啟了中國網友對殲-26的想象之路。
在之后的幾年里,殲-26一直在斷斷續續的被網友們討論,在2015年前后,隨著中國新國產航母在建,中國南海島礁修建機場等消息,軍事專家認為中國迫切需要一款垂直起降戰機。
2015年環球網“圖諫”又發布一系列殲-26新設計圖,再次引發軍迷和外媒的關注。不少外媒以為中國會在2015年抗戰勝利日閱兵中首次展示垂直起降戰機,實際上,后來他們并沒有看到任何官方消息。
▲2015年出現的殲-26想象圖
關于中國垂直起降飛機
▲中國最早的垂降戰機研究,是殲-6“四號任務”
其實,早在2011年日本《朝日新聞》曾稱,中國首架垂直起降戰機“殲-18”已經研制成功,并在內蒙古某軍事基地順利試飛。美國媒體猜測殲-18速度最大2.5馬赫,作戰半徑2200公里。
▲央廣和軍網都發過殲-18想象圖,我猜應該是當時的戰忽局杰作
英國《簡氏房屋周刊》也報道,從2008年開始沈飛在研發一款短距/垂降雙發戰機,被稱為殲-18“紅鷹”,采用鴨式布局和隱身設計,是中國繼殲-20和殲-31之后最新研發的第三款五代隱身戰機。
▲網傳的殲-18垂降戰機
外媒猜測,殲-18應該是為075兩棲攻擊艦配套的預研型號,對標的就是美國黃蜂兩棲攻擊艦和F-35B。
▲當年網傳的沈飛殲-18會不會逐漸變成了殲-31?
然而時間證明,殲-18似乎并不存在,不然應該早就亮相服役了,也能殲-18垂降戰機確實在當年有過研究,后來項目取消了。2012年沈飛曝光的隱身戰機是殲-31,基本宣告殲-18不會再出現。
而隨著去年殲-35隱身戰機的正式命名,似乎也意味著殲-26這款戰機已經是過去式,否則它應該在殲-35之前正式亮相。
中國是否需要垂降戰機
那么中國是否需要一款垂直起降戰機呢?
我認為,不太需要。
垂直起降的好處是,是對平臺地形的要求低,可以在很小的范圍內進行起飛降落,很適合部署在島礁上的小型機場,或者兩棲攻擊艦上。
中國對于垂降戰機的需求,也基本是這兩個方面。但是這個需求是十年前的事。
在十年前,中國在南海與周邊國家的爭奪是非常激烈的,經常發生摩擦沖突。
但隨著中國“鬼斧神工”,南海幾個小型礁盤已經變成了具有機場跑道的島嶼,甚至可以直接起降大型客機和轟炸機,常規戰斗機根本不在話下。
▲中國南海島礁起降轟-6
并且中國海軍近些年的猛速發展,使得在南海與周邊國家摩擦沖突時,中國往往能夠僅依靠軍艦和海警船的差距將對方碾壓,根本用不到垂降戰機,對方也完全不敢升級到出動戰機的摩擦水平。
另外,很多人認為,中國075兩棲攻擊艦需要配套一款垂降戰機,否則只是一艘直升機母艦。軍武菌很長時間里也是這樣認為。
但是就在某一年,中國電磁彈射技術忽然突破,從滑越飛起直接跳過蒸汽彈射,中國擁有了電磁彈射型航母之后,似乎垂降戰機顯的不那么重要了。
而去年下水的076兩棲攻擊艦更加證明了這一點,因為076甲板上有一條電磁彈射器和三條阻攔索,可以起降常規艦載戰斗機,對標美國的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
076上面搭載的艦載戰斗機要么是殲-15T,要么是某新一代隱身艦載機,不需要垂降戰機,并且電磁彈射起降的艦載機,在載彈量和載油量上也肯定要優于垂降戰機。
中國四艘075兩棲攻擊艦的作戰任務,可能主要負責對付東南某島的登陸作戰,運輸兩棲戰車和氣墊船搶灘,甲板上起降直升機進行空中支援。
另外,垂直起降飛機在技術上其實一直存在問題。
與常規動力布局的戰斗機相比,垂直起降戰斗機的技術難點主要在三方面:一是需要有具備推力矢量技術的高推重比大推力渦扇發動機;
二是為實現垂直起降而專門研制的特殊動力系統方案;
三是能夠滿足垂直起降特殊氣動要求的飛控軟件。
這三點就目前擁有垂降戰機技術的美國、俄羅斯、英國來說也并不簡單,三國均曾事故頻發,墜毀過大量戰機。
近年來隨著中國航電系統的一系列重大突破,相關飛控軟件的研制應不成問題。但高性能矢量發動機和整套動力方案對中國航空工業部門來說仍然具有一定難度的挑戰。
2014年制作殲-26想象圖的網友就曾在圖片上寫到:
“對于發展中的中國海軍航空兵來講,這款飛機暫時或不是急需的,但對于逐步完善的中國海軍航空兵來講,未來它將是必備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