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鄢銀嬋 每經編輯:張海妮
固態電池近日在資本市場的熱度持續飆升。
一方面,4月以來,工信部發布的兩份文件都將固態電池放在了重要位置:《2025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加快全固態電池等在役檢測、動力電池標識標簽等標準的制定;《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提出,健全全固態電池等標準體系。
另一方面,寧德時代(300750.SZ)近期在投資者調研活動中表態,要堅定在全固態電池上繼續投入;上游材料商天齊鋰業(002466.SZ)則在股東大會上稱,公司一直在關注下一代鋰電池先進材料,包括固態電池等;下游的多家車企也紛紛公布固態電池量產計劃,比亞迪(002594.SZ)計劃于2027年左右啟動全固態電池的批量示范裝車應用,豐田宣稱將于2027年向市場投放配備“全固態電池”的純電汽車。
5月23日,在第七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西洽會)現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交互娛樂性較高的機器人展品外,固態電池相關展品也引發了不小的關注。
西洽會上展出的固態電池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鄢銀嬋 攝
與下游客戶溝通時間成本減少五六成
“自去年以來,我們和下游客戶溝通洽談,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大家的)整體認知都上來了。”主營固態電池的重慶太藍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藍新能源)產品負責人康丹苗直言,相比以往,一項合作的溝通時間成本減少五六成。
在康丹苗看來,過去一年多行業發生的巨變,直接催化劑來自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走進現實。“去年(被認為)是低空經濟元年,包括無人機、低空飛行器等,對固態電池都有需求。”她直言,正是在多重因素推動下,市場對固態電池的認知逐漸走向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機器人產業的現象級熱度也對固態電池提出了需求。
在西洽會現場,一款小型靈巧的智能機器狗正在模擬真狗,其賣力表演吸引了不少人駐足。這款機器狗的研發廠商恒之未來(重慶)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機器狗、機器人的電池續航時間約為2個小時,與市場期待的續航時間還存在距離,“提高續航(時間),肯定是未來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康丹苗認為,機器人對固態電池的需求刺激包括陪伴機器人、工業應用領域的物流機器人等,“只要有移動需求,那就必須考量電池續航能力”。
中信證券研報分析認為,隨著政策支持信號的不斷增強,2025年人形機器人、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及消費電子等固態電池的高端應用市場將進一步放量,推動固態電池材料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老玩家擴充“生態朋友圈”
高工產業研究院2024年11月發布的《2024年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顯示,有100家布局固態電池環節的企業,其中40%是新進企業,即純做固態電池的企業;約35%為傳統電池企業;8%為主機廠;15%為跨界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太藍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5月,過去7年一直專注固態電池領域,屬于行業老兵。
對于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龍頭企業紛紛下場投資固態電池路線,康丹苗認為這對行業快速發展有極大的推動力,“它們有很強的資源稟賦,這種產業鏈整合能力難以直接對標”。她表示,要想在這一輪爆發中成功“打怪升級”,只有進一步加快構建技術壁壘,目前太藍新能源的研發支出占比超60%,其研發設計生產的固態電池系列,刷新了體型化鋰電池單體容量和最高能量密度的行業紀錄。
與此同時,小體量老玩家還在通過擴充“生態朋友圈”,以提升競爭力。據公開信息,太藍新能源已與紫建電子、長安汽車達成合作,分別在消費電子電池與車載電池領域展開深度協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