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西城區新街口街道組織開展“石榴花開耀白塔 民族團結一家親”2025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月主題活動。
新街口街道是一個多民族融居地區,轄區內有漢、滿、回、蒙、土家、朝鮮等33個民族共同生活。
近年來,新街口街道作為多民族融居的歷史文化街區,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講好民族團結故事,地區多民族群眾共同描繪出“白塔映古今,民族一家親”的美好圖景。
活動現場,白塔寺管理處工作人員為大家娓娓道來白塔寺的歷史變遷,這座元大都的標志性建筑,曾見證不同民族的工匠攜手營建,如今更是西城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旅游線路的重要點位,是各民族交往交流的文化地標。
“我們社區在開齋節時,提前為清真寺開展志愿清理打掃活動,回族同胞特意送來清真美食油香馓子”,冠英園社區居民李淑珍用他的親身經歷,為大家描述發生在樓門間、胡同里的民族團結溫暖日常。
隨后,精彩的民族文藝匯演展開。當《木卡姆隨想》的前奏響起,舞者們踏歌而來,裙擺翻飛間盡顯新疆舞的靈動灑脫;詩朗誦《我的南方北方》,朗誦者們用抑揚頓挫的聲線,表達了對祖國各地大好河山的贊美;馬頭琴演奏的《萬馬奔騰》《英雄牧馬人》,以激昂的旋律勾勒出草原的遼闊壯美;民族服飾展演環節,蒙古族的藍緞長袍、朝鮮族的鶴氅飄帶、滿族的旗裝馬褂等依次登場,展現了民族服飾之美;壓軸的大合唱《天邊》響起,優美的歌聲穿過紅墻白塔,匯聚成民族團結的美麗旋律。
穿過白塔寺東側的胡同,白塔書院的墨香撲面而來,這里,“筆墨共融?書繪中華”主題活動正在開展。由轄區各族群眾創作的二十余幅主題書畫作品在展廳錯落陳列,小朋友創作的《民族一家親》和《苗族姑娘》栩栩如生;退休老同志的書法作品《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端莊大氣。
“先在白布上用蠟畫出紋樣,浸染后蠟會裂開,形成獨特的冰紋”。在民族非遺體驗區,苗族蠟染傳承人李老師正為大家細細講解,參與者們手中靛藍色的染料漸漸暈開,如同民族團結的色彩在生活中蔓延。“以前覺得非遺離我們很遠,現在親手做出帶有民族元素的掛飾,才明白文化傳承就在身邊”,剛完成蠟染背包的小劉興奮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除此次主題活動外,新街口街道的21個社區在宣傳月中均開展了“一社區一特色”系列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文旅線路之citywalk、文藝匯演、鄰里市集、知識問答、民族美食分享、健步走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鑒中綻放光彩,讓團結奮進的力量在共融共享中凝聚升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