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體時代,一段短視頻可以讓一個人一夜成名,也可以讓一個人背負沉重的代價。
最近,一位年輕游客就因為隨手將一塊巨石扔入山谷的視頻,正面臨高達2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60萬元)的罰款。
這段視頻拍攝于在西班牙北部歐羅巴山國家公園(Picos de Europa National Park)內最熱門的Cares Trail步道,據說這條步道年均游客超過30萬人。
視頻中,這名男子站在山脊的一塊凸出地形上,雙手合力抬起一塊巨大的巖石,沉重而有力地拋入山谷。
幾秒后,山谷下方傳來“轟隆”一聲巨響,清晰地傳入鏡頭。
這段看似“沖動之舉”的視頻,其實不是無意識行為,而是一個精心安排的拍攝場景。
根據西班牙《Need To Know》和警方披露,這名年輕游客由朋友協助拍攝,視頻在錄制后上傳至一個專門收集“人們將石頭扔入空谷”的社交賬號上。
類似內容在該平臺上有專門的標簽和專題頁,大多由青少年或年輕男性發布,以求獲得短時間內的點贊、關注、甚至變現流量。
這一賬號的多數視頻通常僅獲得少量瀏覽,但這支視頻因聲音震撼和畫面“刺激”,迅速傳播,最終被警方注意到。
西班牙國民警衛隊隨即發布通告稱:
“這類行為是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根據國家公園法規定,罰款金額可能介于€5,001至€200,000之間?!?/strong>
換句話說,這已經不只是“缺乏常識”,而是直接觸碰到了法律的紅線。
視頻火了之后,許多網友留言指出,這類行為的風險遠遠大于視頻所呈現的“視覺刺激”。
“下面有一條替代步道,萬一有人正在攀巖或穿越,那會是致命的?!?/p>
他應該由成年人陪同,很明顯他還沒準備好獨自出門。
牧場主可能會從下方經過。這個玩笑可能讓你付出沉重代價,你將面臨國民警衛隊的投訴。
在山里,如果你無法判斷落點,就絕不能拋擲石塊——你根本不知道下面可能有什么人或動物。
的確,山谷的回聲可能聽起來空曠美麗,但那并不代表那里沒有生命。
從山區牧民、登山愛好者,到地質研究者與自然攝影師,山谷下方不是“無人的空地”,而是生態鏈的一部分,是別人的行程路線,是活生生的生命活動區域。
這類評論并非情緒化發泄,而是指出了這種看似輕率行為背后存在的巨大風險差和判斷力缺失。
為什么這個行為會發生呢?社交媒體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背景。
短視頻平臺的流量機制里,“危險動作 + 畫面沖擊 + 輕松玩笑”常常是一條高傳播路徑。
“年輕人把巖石扔下山谷”這樣的畫面,在算法邏輯里是:
有動感(動作明顯),有聲音(撞擊聲),有對比(自然景觀 + 人類行為),有“幽默”標簽(誤以為搞笑或挑戰)。
這些加在一起,就很容易“上熱門”。而一旦有賬號因此漲粉,就會有第二個人模仿、第三個人跟拍。
這類視頻看似無害,但它背后實際是在消耗公共空間的安全底線與自然容忍度。
這一次是巖石,下一次可能是塑料瓶、金屬器具、甚至更具破壞性的行為。尤其在自然保護區和景區,這類“看不到傷害但已構成破壞”的行為越來越頻繁出現。
這位西班牙男子最終將面臨最高20萬歐元的罰款,并被當地警方正式立案。他是否真的意識到了自己行為的后果,目前不得而知。
但這起事件提醒我們:在自然面前,所謂“玩一玩”,可能成本極高。
我們常說,要學會尊重自然,尊重它的不確定性、它的結構復雜性、它對風險的脆弱性。
那么,保持一點“看不清就別動手”的判斷力,比拍下一條“爽快視頻”更難,也更重要。
Ref:
https://needtoknow.co.uk/2025/05/19/idiot-tourist-faces-168000-fine-for-throwing-huge-rock-down-gorge-in-popular-park/
文|閃電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