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召開經濟會議,可為何聯合聲明不涉及關稅?為何只字未提中國?美國的盟友體系要崩潰了嗎?
最近,G7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已經落幕。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即這場本該討論經濟問題的會議,在最終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卻在經濟領域措辭含糊,僅提到一次“貿易”,并且未涉及關稅議題。另外,歷來反華的G7,在這次達成的聯合聲明中,也罕見沒有提到中國。
關稅和中國,是美國當前的頭號訴求,但G7的聯合聲明卻一個都沒提到。這意味的是美國企圖聯合盟友對華施壓的想法,G7幫不了,站在美國的視角來看,這次G7談判是失敗的。但對于其他6國來說,這次談判卻是成功的。為什么?因為他們頂住了美國的壓力。
美國給它們的壓力,主要來自于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發起關稅戰,盡管初期的主要目標是中國,但隨著中美聯合聲明的發布,特朗普已經越來越多的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國家,比如說他要求歐盟盡快妥協,目光又在上下打量日本,G7其他成員國壓力巨大。并且可以預見的是,美方這次派出的參會代表美財長貝森特,一定會趁著這次機會向其他成員國施壓,逼著它們盡快對美妥協。事實上,已經有參會代表承認了,談判面臨挑戰,各國在關稅問題上存在分歧。這個說法是給美國留了情面的。而從聯合聲明并不涉及關稅的內容來看,G7其他成員國是扛住了美國的施壓的。
G7其他成員國怎么做到的呢?他們手上的籌碼是什么?就是中國。邏輯也很簡單,美國是想要通過關稅,讓G7盟國為“美國再次偉大”掏錢。G7盟國不想掏,于是用不在聯合聲明中譴責中國的方式威脅美國。一來,是幫助特朗普回憶起G7此前發揮的遏華作用,強調它們對美國的價值;二來,告訴美國它們為了維護自身權益,是可以改變對華立場的,這次只是不譴責中國,如果美國步步緊逼,那么不排除它們倒向中國。
G7其他成員國的這番威脅,并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有實際行動的,美國不得不重視。比如G7的成員國之一法國,其總統馬克龍就一個電話打到北京,和中方進行了直接溝通,馬克龍做出承諾,說愿意加強和中國在經貿投資等各領域上的合作,而且中歐還要進一步密切溝通,“維護共同利益”。中歐的共同利益是什么?相當多,而其中當下首要的,恐怕就是反抗特朗普對全球加征關稅。中方也表示,中方支持歐盟加強戰略自主,愿同歐方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歐盟越是依賴美國,歐洲就越沒有反抗美國關稅政策的能力,而現在中方支持歐盟戰略自主,特朗普聽了肯定很不高興。
但在當前情況下,歐盟想要追求戰略自主,不想被美國敲詐,還是比較困難的。為什么?因為歐盟手上的對美反制牌不是那么充足。中國商品是美國人的剛需,所以中國對等反制,特朗普不得不妥協;而歐盟的大多數產品和美國的是競爭關系,歐盟如果對等反制,反倒是便宜了美國自己的生產商,特朗普會很高興。那么歐盟該怎么辦呢?歐盟現在最有效的牌,就是靠近中國,通過加強和中國的關系,讓特朗普不敢輕舉妄動。一直追求歐洲戰略自主、有著長遠戰略眼光的馬克龍已經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才會給中方打電話,試圖讓特朗普投鼠忌器。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那么可以預見的是,馬克龍絕不會是最后一個主動聯系中方的美國盟友。只要特朗普還在打著盟友的主意,肯定會有更多美盟友主動深化和中國的關系。美國前總統拜登留下的最大政治遺產——盟友體系,已經被特朗普全搞砸了。美國要對付全球國家很困難,而全球國家團結起來對付一個美國卻很簡單,所以特朗普對全球發起關稅戰,注定是要爛尾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