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州5月23日電 (王牧雨)23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全國現代寒旱特色農業先行基地專場。發布會明確提出該省將以“牛羊菜果薯藥糧種”八大產業集群為核心,通過科技賦能、全鏈升級、區域協同,力爭到2025年全產業鏈產值突破6000億元,2030年達到8000億元,構建具有甘肅特色的現代寒旱農業產業體系。
2025年4月12日,在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民聯鎮張明村特色產業種植基地,農民駕駛農機正在田間翻耕整地,準備播種制種油菜、中藥材等特色作物。(資料圖)王曉涇 攝
甘肅是全國寒旱特征最顯著的省份之一。近年來,該省將寒旱特色農業作為鄉村振興和農業強省建設的重要抓手。2024年,全省“牛羊菜果薯藥”全產業鏈產值達4928億元,其中玉米制種、高原夏菜、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首位,蘋果、馬鈴薯產量居全國第三,牛、羊出欄量分列全國第九和第四。
據了解,該省今年出臺《甘肅省打造全國現代寒旱特色農業先行基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將種業納入產業集群建設,形成“牛、羊、菜、果、薯、藥、糧、種”八大產業體系。甘肅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安國民介紹,此舉旨在發揮甘肅獨特氣候和資源優勢,通過全鏈條升級推動產業向優勢區域集聚,破解產業鏈條短、效率低等問題。
《行動方案》明確實施“擴量、提質、延鏈、增效”四大行動。在擴量方面,優化產業布局,推動規模化、設施化生產;提質方面,加強綠色標準化基地建設,擴大“三品一標”農產品規模;延鏈方面,補齊精深加工、冷鏈物流等短板,促進三產融合;增效方面,強化“甘味”品牌建設,拓展線上線下營銷渠道。
以牛羊產業為例,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畜牧業管理處處長楊東貴表示,2024年全省牛存欄540.5萬頭、出欄287萬頭,羊存欄2760.9萬只、出欄2872.9萬只,全產業鏈產值達1981億元。未來將通過“擴量、提質、延鏈、增效”四方面措施,到2025年實現牛存欄556萬頭、羊存欄2900萬只,并培育8個牛產業大縣和10個羊產業大縣。
八大產業集群是《行動方案》的核心抓手。其中,“牛羊菜藥”四大產業目標2025年產值均超千億元,“果薯糧”各達五百億元,種業達三百億元。甘肅省農業農村廳計劃財務處處長趙劍孝介紹,政策資金支持包括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資金、轉移支付資金及省級專項資金三類,2024年已落實產業發展資金約150億元,重點用于規模化種養、設施農業、精深加工等領域。
種業首次被納入集群建設。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二級調研員張昳表示,甘肅作為全國最大玉米制種基地,將建設張掖玉米制種、酒泉瓜菜花卉制種、定西馬鈴薯良種繁育三大產業帶,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力爭玉米、瓜菜花卉制種面積保持全國領先。
科技賦能是《行動方案》的突出亮點。甘肅將組建10個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每年投入2000萬元支持種業和農機裝備研發等關鍵技術攻關。同時,實施196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0.21億元,覆蓋14個市(州),重點提升基地基礎設施和產業融合水平。
在經營體系方面,甘肅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對家庭農場、合作社等實施獎補政策,并推出貸款貼息、聯農帶農獎補等措施,確保產業紅利惠及農戶。趙劍孝舉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每畝補助200元,糧油單產提升項目每畝獎補不超過50元。
為確保目標實現,《行動方案》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機制,強化用地、融資、保險等要素保障。甘肅省農業農村廳表示,將分年度調度重點項目進展,動態優化政策支持,確保2025年初步建成全國現代寒旱特色農業先行基地。
“甘肅將以《行動方案》為引領,將寒旱劣勢轉化為特色優勢,為農民增收和農業強省建設提供堅實支撐。”安國民說。(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