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父親信誓旦旦宣稱自己無違紀行為,可縱觀其過往種種表現,實在難以讓人對他的這番說辭予以信任。這類人在面對輿論質疑時,往往第一反應并非誠懇認錯、如實回應,而是企圖通過狡辯來蒙混過關,試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拿此次事件來說,倘若他真的問心無愧,又何須急于撇清關系,這般急于自證的行為反倒顯得心虛。
當面對女兒佩戴疑似 230 萬項鏈引發的軒然大波時,黃楊父親急忙表態稱項鏈非正品。可問題來了,既然他能在關鍵問題上輕易說謊,那么這條項鏈的真假自然也存疑。從常理推斷,若項鏈確實是廉價仿品,為何在事情剛發酵時,不直接拿出有力證據,比如購買憑證等,來證明其所言非虛,而是僅僅口頭宣稱呢?再者,網友扒出黃楊鈿甜站在一柜子首飾前的照片,以及其母親過往佩戴昂貴首飾的照片,倘若這條項鏈是假的,那其他首飾呢?難道一柜子的首飾都是假貨?這顯然不符合常理。而且有自稱仿牌高定人士的網友表示,黃楊鈿甜戴的那副耳環,“沒有工廠出過格拉芙(GRAFF)這款,小作坊也沒有”,這無疑讓項鏈的真假愈發撲朔迷離。
更為關鍵的是,黃楊父親被指涉嫌工作期間違規經商辦企。雖然他矢口否認自己曾負責雅安災后重建招投標項目等相關工作,然而網友卻發現,在雅安市經濟合作和外事局網站 2015 年發布的政府信息公開信息里,一個涉及 4?20 蘆山地震災后重建、投資總額估算為 7 億元的滎經縣云峰山 4A 景區開發項目,其項目聯系人正是楊偉,且電話號碼與下海經商后的黃楊父親楊偉一致。面對如此鐵證,他卻堅稱是同名同姓人員,這實在難以服眾。
倘若 230 萬項鏈最終查證屬實,再結合其涉嫌違規經商辦企的結論,這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公職人員本應廉潔奉公,遵守法律法規,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一旦其財產來源不明或者存在違規行為,必然會引發公眾對其廉潔性的嚴重質疑,也會對社會公平正義造成極大的傷害。在反腐倡廉的大環境下,任何企圖蒙混過關、逃避責任的行為,最終都將在真相面前無所遁形,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和社會的唾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