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有些留學生的天塌了!因為特朗普又作妖了,這次遭殃的就是頂尖學府哈佛大學和一眾留學生。據新華社的消息,美政府暫停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資格,這一舉措意味著哈佛大學將無法再招收國際學生,現有的外國學生必須轉學,否則將失去合法身份。
哈佛大學對此迅速回應,稱特朗普的行為非法且有害,學校正在迅速行動,為社區成員提供指導和支持。哈佛大學指出,學校的國際學生和學者來自140多個國家,為哈佛大學乃至整個國家帶來巨大財富,這種報復性行動可能會嚴重影響哈佛社區乃至整個國家,并有損哈佛的學術和研究使命。
事實上,特朗普政府在今年4月的時候就要求國內多所頂尖高校調整政策,包括根除所謂的反猶主義,廢除向少數族裔傾斜的招生政策等。但是對于這種無理的政令,哈佛大學選擇了硬剛,拒絕美國政府的要求。
△哈佛大學校園
但拒絕的代價就是特朗普政府凍結了其22.6億元的聯邦經費,試圖讓哈佛在沒有財政支持的情況下自動屈服。但是很顯然哈佛并沒有因為經費縮減而屈服,反而是壓縮教師經費,試圖讓哈佛大學繼續運行。如今看到經費限制無果的情況下,特朗普政府選擇推出了這種更加荒誕政策。
哈佛大學顯然不會坐以待斃,畢竟目前在讀的留學生可不少,要實現這些人大批的轉學,本身也不是一件容易事,而且如果哈佛大學這一次選擇屈服的話,那自身的獨立性和發展一定會受到阻礙,所以具體后果還得看兩方的博弈如何。
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下,政府層面:短期看,禁令或能收割部分民粹選票,但長期代價高昂。國際學生每年為美國經濟貢獻410億美元,僅哈佛留學生每年直接支出就達12億美元。更致命的是,此舉將加速全球“去美元化”教育趨勢。
哈佛的層面來看,如何在不淪為政治棋子的前提下維護學術獨立這需要校長展現比其前任更卓越的平衡智慧。這場沖突本質是“全球知識供應鏈”重組的縮影。當中國“雙一流”建設、歐盟“伊拉斯謨+”計劃加速推進,美國如果將教育武器化,無異于自毀軟實力根基。歷史證明,封閉體系終將被創新拋棄。
截至2023年秋季,哈佛國際學生占比超27%,對于受影響的留學生而言,這場風暴帶來的不僅是學業中斷,更是身份認同的撕裂。
在短期內,受影響的學生應立即與校方溝通,如果有轉學打算,應盡快啟動流程,并確保身份過渡的合法性。同時,密切關注移民與高等教育政策動態,避免因信息滯后導致不必要的損失。這場風波最終指向一個核心命題:在大國博弈時代,教育該扮演何種角色?答案或許藏在哈佛校園里那尊約翰·哈佛雕像的鞋尖,因為它歷經三個世紀風雨仍熠熠生輝的最核心原因就是,無數求知者對真理永恒的追尋。
最終或許會有兩個可能性:哈佛大學撤回訴訟,接受特朗普的一切整改要求,包括提交國際生的紀律記錄、參加抗議活動的影像資料;要么就是哈佛大學通過訴訟,法院直接叫停相關禁令。但從目前來看,特朗普似乎鐵了心要扳倒哈佛大學,讓對方服軟,而哈佛大學作為一所頂尖的私立大學,會放棄一直引以為傲的原則和傲氣嗎?我們呼吁,在聯合國框架下設立國際教育特別保護區,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學分跨境互認,減少對單一國家學術機構的依賴,建立多元化的全球人才數據庫。教育應該回歸純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