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播真唱太刺激!歌手瑕疵全暴露,觀眾投票直接「判生死」
今年的《歌手》節目真是玩得超刺激!竟然全程直播,歌手一開口,每個音準上的小瑕疵、情感上的波動都像被放大鏡放大一樣,清晰可見。
現場觀眾的每一票都像是一把決定生死的利劍,讓每一場表演都變成了心跳加速的「音樂輪盤賭」——有的人憑借驚人的現場表現封神,有的人卻因為一點點小失誤而跌入谷底。
首期節目一開播就掀起了巨大的風暴:00后的新星單依純用一首《珠玉》震撼全場,她那四個八度的音域狂飆加上14秒的哨音絕技,瞬間點燃了整個網絡,而樂壇的老將林志炫大膽地改編了《悟空》,卻差點兒翻車,險些墊底。傳統與創新的碰撞,真是火花四濺??!
就在大家緊張地猜測「新老對決」誰會勝出的時候,第二期的結果讓人驚呆了!00后的小姐姐單依純再次拿下冠軍,而馬嘉祺這個新星居然挑戰成功,把老牌實力唱將林志炫給淘汰出局了,這下子網上討論可就炸鍋了!
二、00后小花連冠惹爭議:憑啥贏過歌壇老將?
單依純在第二期翻唱《天空》又奪魁首,不過呢,即便她唱得超棒,關于她連續奪冠的議論可是一刻也沒停過。
有的粉絲激動得直拍手,有的卻直接開炮:「資歷沒林志炫深,作品沒老牌歌手多,怎么就老是贏呢?」
得說,這妹子真不是蓋的。直播的時候,她的聲音穩得跟CD似的,輕聲細語就像羽毛在空中飄,大聲起來能穿透屏幕。
她改編的《天空》加入了民族樂器,副歌部分一用上強混聲,聽得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站在舞臺上,穿著粉色紗裙,配合著燈光效果,簡直就像在云端唱歌一樣。
話說回來,爭議也不是沒點兒道理的:論資歷,她還是個「樂壇小鮮肉」;論代表作,確實沒法跟那些老前輩們比,人家那經典作品一抓一大把。
但是呢,比賽這事兒,關鍵看現場表現,她這兩場下來,零失誤,情感還超到位,所以拿個冠軍,好像也挺合情合理的吧?
三、林志炫淘汰意難平!賽制、選曲、直播全踩雷?
賽制比劇本殺還離譜!兩場低分撞上「程咬金」,老將成了犧牲品
這賽制簡直就是數學題嘛!林志炫第一期得了第七名,差點就墊底了,第二期好不容易爬到了第六,結果兩期總分一加,還是最后一名。最搞笑的是節目組搞的那個「揭榜制」,馬嘉祺打敗了白舉綱之后,直接按規則淘汰了綜合排名最后的歌手,林志炫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成了「倒霉蛋」。
網友們直接開火:「老將辛辛苦苦干了兩場,還不如新人一次挑戰呢?」
有人還在嘀咕,說節目組是不是為了拉流量,特意設了個局,畢竟馬嘉祺的粉絲們投票那叫一個給力。
可我看來,這事兒真不能賴小馬,他也就是在盡一個踢館歌手的本分。不過說實話,這賽制確實有點坑,林志炫被淘汰,主要還是賽制背的鍋。
選曲連踩兩顆雷!從「用力過猛」到「毫無驚喜」,聽眾耳朵早膩了
聽林志炫第一期唱的《悟空》,其實我腦子里都是問號!京劇的念白搭上實驗電子風,這是要讓《西游記》變成《京劇大亂斗》的節奏嗎?
現場的觀眾們吐槽說:「高音就像電鋸鋸玻璃,造型跟金剛鸚鵡開演唱會似的。」
樂評人也毫不留情地批評:「他把歌曲的糟粕全都放大了?!怪辈ダ锼穆曇艉龈吆龅?,完全沒了平時的穩定感,簡直翻車翻得一塌糊涂。
到了第二期,他好像學聰明了,唱起了張學友的《秋意濃》,真假音切換確實厲害。但問題是,周深、張靚穎都翻唱過這首歌,觀眾們早就聽膩了!
彈幕里全是「閉著眼都知道下一句怎么唱」、「毫無驚喜」。單依純用《天空》玩民族風混搭,林志炫的抒情路線就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有聽眾說得直接:「不是他唱得不好,是我們聽太多次,耳朵都起繭子了?!?/p>
直播時代成「照妖鏡」,觀眾要刺激不要「細品」
《歌手2025》全程直播,對老牌歌手來說簡直就是個「照妖鏡」。林志炫第一期唱的《悟空》京劇念白時破了音,第二期《秋意濃》高音部分唱得直打顫,直播鏡頭下全都暴露無遺。
「老歌手的技巧就像“內功”,得慢慢品味;而新生代的表現就像“外功”,直接沖擊你的感官。直播時代,觀眾就愛這種視覺和聽覺的雙重震撼?!?/p>
林志炫被淘汰,其實反映了兩種音樂理念的交鋒。林志炫像是在演歌劇,他追求的是「音樂實驗性」,比如在《悟空》中用京劇來表現孫悟空的瘋狂;但節目組和觀眾更傾向于「情緒共鳴」。
而單依純則像是在演短視頻爆款,單依純的《天空》通過高音的爆發讓觀眾激動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這種直接的情感沖擊更容易贏得選票。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他的改編被一些樂迷譽為「超前于時代」,但在競技舞臺上,「超前」往往就意味著「出局」。
當然這里肯定有人會犟,如果說直面沖擊,阿云嘎的表演也很震撼,為啥他就直接被秒了?
我覺得這可以借用何老師在阿云嘎表演后的串講次,阿云嘎的表演既有高音技巧,也有音樂劇的張力。
我們不能否認嘎子是一名藝術家,但是音樂劇這種表演形式雖然這兩年逐漸被大眾接受,但是跟流行音樂的受眾群體相比,還是滄海一粟的。
我們又怎么能保證區區幾百個在線評委就卻還是音樂劇的受眾呢?
其實嘎子自己也知道,所以在成績公布之后,他也表現得很坦然,與其說嘎子是來比賽的,不如說他是來為自己接下來的音樂劇做宣傳的。
結語:老將離場是終點,還是新起點?
林志炫出局這事兒,就像一面鏡子,把音樂綜藝的殘酷真相照得一清二楚:直播加流量的雙重壓力下,歌手們得在追求藝術和迎合大眾口味之間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
他的《悟空》可能不是他的最佳表現,但那份敢于把京劇和搖滾混搭的勇氣,比名次更值得我們點贊。
正如他自己說的:「排名不是唯一的目標?!?/p>
未來的音樂界,既需要單依純那種讓人驚艷的技巧,也需要林志炫這種敢于打破常規的野心。
只有當新老歌手能在「創新」和「共鳴」之間找到那個平衡點,華語音樂才能真正地百花齊放。
你覺得林志炫出局是因為賽制問題還是選曲不當呢?快來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