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季明智
建設“好房子”,中建城發在行動。在濟南“東強”重點板塊,中建城發將落地建設中建集團“好房子”營造體系山東首個試點項目——中建·雲啟鳳華。5月23日,濟南“東強”戰略區域發展峰會暨中建·雲啟鳳華產品發布會在山東大廈金色大廳舉辦。濟南軌道交通集團資源經營管理公司做了“東強”戰略下的片區發展解讀。
建設強省會,勇當排頭兵。強省會發展的“藍圖”中,“東強”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2020年濟南確定的“新十字方針”中,“東強”著眼于高質量發展內涵,其戰略目標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代表性區域、國內大循環的戰略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
近年來,濟南已從大明湖時代邁進黃河時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濟南被賦予區域中心城市新定位。2024年4月,山東省政府官網公布《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標志著濟南拿到國家級都市圈“入場券”,6市25縣區的嶄新圖景躍然眼前。
生態規劃堪稱“東強”戰略的典范之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7.5公里長的華山-白泉景觀廊道。這條寬120米、占地90公頃的生態廊道,串聯起白泉泉群和華山歷史文化公園,成為濟南東城的“生態脊梁”。
片區藍綠交織,生態與城市發展相輔相成。“一廊兩園兩環多點”的生態結構,呈現出“伴水而興、為人而生、藍綠交融、開放共享”的生態景象。
白泉泉群作為濟南十大泉群之一,其生態保護工程已由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完成。白泉生態保護項目依托白泉泉群自然景觀,以“泉水+體驗”為引領,項目打造了700米生態河道,設置親水區、兒童游樂區和濕地景觀帶,形成集泉水保護、自然體驗于一體的風貌區。同時,小漢峪溝下游段景觀提升工程已經開工,以“多彩林蔭、自然野趣”為主題,進一步豐富片區生態網絡。
這種藍綠交融的生態格局,不僅提升了人居環境質量,更賦予獨特的文化標識。生態優勢正轉化為發展競爭力,為高端項目落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