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醫生。
剛剛過去的春天,大家還沉浸在花開萬物復蘇的喜悅里,沒想到新冠病毒又悄悄卷土重來。
最近幾天,不少大醫院的發熱門診開始排起了長隊,朋友圈里陸續有人發燒、咳嗽,甚至有人一下子高燒不退,吃藥也不見好。
大家心里一緊:“怎么又來了?”這不是舊病復發,而是新一輪疫情的信號。
這波新冠和以前不太一樣,屬于變異株的新亞型,傳播速度快、癥狀隱匿,不少人一開始只是以為是“普通感冒”,等反應過來,已經傳染了一圈人。這時候,防得住的就是聰明人,防不住的只能硬扛。
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現在最需要提醒的不是“恐慌”,而是“警覺”。
有些人一旦感染,確實風險更高,后果可能不輕,所以這篇文章就是寫給你、我、還有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的。不是嚇唬你,而是想告訴你——這個端午節前,千萬別大意,要把這6件事牢牢記住。
先說說誰是這波疫情中最危險的人群。不是所有人都“中招”后都會重癥,但有些人,確實更容易“中招之后扛不住”。
第一類是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礎病的,比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等人群。年紀大了,身體免疫力本就下降,病毒一攻進來,就像漏水的屋頂遇到大雨,容易塌方。
第二類是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正在做腫瘤治療的患者、移植術后的人、長期口服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人群。
第三類是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比如哮喘、肺氣腫。這類人本身肺功能差,一旦病毒入侵,就像本來就喘不過氣的人被人再捂了一把口鼻,危險性大大增加。
第四類是肥胖人群,這點很多人不太重視。醫學研究早就發現,BMI超過30的人感染新冠后,重癥風險明顯增加。脂肪多容易引起炎癥反應,病毒一來就容易“火上澆油”。
還有一類不能忽視的是孕婦,她們的身體在懷孕期間免疫系統本就處于微妙的“容忍”狀態,加上對胎兒的保護機制,感染后容易出現呼吸困難或其他并發癥。
知道了誰是高危人群,咱們再來說說——這個端午節前,到底要做哪6件事,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第一件事:口罩不能扔太早。不少人現在已經不戴口罩了,覺得“疫情都過去了”,但其實病毒并不講節氣,端午前這段時間,正是高發期,尤其是在人流密集的場所,比如超市、車站、電梯、醫院等。哪怕只是5分鐘的接觸,病毒也可能趁虛而入。
第二件事:發燒了別硬扛。很多人遇到發燒、咳嗽,第一反應就是“扛一扛”,結果延誤了治療時機。
現在有的變異株癥狀不典型,有人只是輕微低燒或者嗓子干,結果一查是陽性。尤其是高危人群,一旦出現不適,建議48小時內就醫,別拖著。
第三件事:別亂吃抗病毒藥。不少人一陽性就開始自己吃藥,甚至聽信網絡推薦。但目前對新冠有效的藥物是有選擇性的,不是所有“感冒藥”都能抗新冠,濫用藥物反而可能引起副作用。
比如一些退燒藥吃多了會損傷肝腎,抗病毒藥物還可能引起心律問題。只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才是負責任的做法。
第四件事:家里備好“健康小藥箱”。簡單實用的配置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咽喉含片、生理鹽水噴霧、體溫計、口罩。這些東西關鍵時刻能救急。尤其是有老人孩子的家庭,更不能等有事了才臨時找藥。
第五件事:少聚集、慎聚餐。端午節是傳統節日,吃粽子、家庭聚會、外出旅游都很常見,但人一多、空間一密閉,就容易交叉感染。
不是說不能聚,但要帶著點“分寸感”,尤其是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建議縮小聚會規模,保持通風,選擇戶外活動更保險。
第六件事:疫苗該打的還得打。有不少人對疫苗產生“疲勞感”,覺得都已經第三針、第四針了,還打什么?新冠病毒會變,人體免疫力也會“掉線”,尤其是半年以上沒打的人,抗體水平明顯下降。特別是老年人、高危人群,最好按照專家建議及時“加強免疫”。
現在很多人問:“這波疫情會不會像以前那么嚴重?”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大部分人感染后是輕癥或無癥狀,但這不代表可以掉以輕心。因為病毒雖然毒性變弱了,但對某些人,它依然是“狠角色”。
咱們常說一句話:“防病勝于治病。”這話不假,但更關鍵的是:你愿不愿意在平時多走半步,少走彎路。
很多人不注意飲食作息,結果感冒了、發燒了,免疫力一降,病毒就有了“開門進屋”的機會。還有的人,明知道自己是高危人群,卻不愿意打疫苗、不戴口罩,說白了,是在拿自己的身體“賭運氣”。
醫生每天接觸的病人多了,會對“健康”這兩個字有更深的理解。不是說你活著就算健康,而是你能活得安心、活得有底氣。
新冠病毒不是“過去了”,只是“潛伏著”。它像個不速之客,時不時敲敲門,看看你有沒有松懈。你要做的,就是把門關好,窗關嚴,哪怕它來了,也別輕易被它鉆了空子。
這世界上,最貴的不是名貴藥,也不是高端醫療,而是你早早做出的每一個“對的選擇”。
就像端午節包粽子一樣,糯米再好,粽葉不包緊,還是散了。
趁現在還來得及,牢牢記住這6件事,哪怕只做對了一半,也比毫無準備要好得多。因為病毒不會等人,但我們可以提前一步,替自己筑起一道又一道防線。
愿這個端午節,你我都能平安健康,吃粽子的時候,心里少一分擔憂,多一分踏實。
參考文獻:
1.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中國新冠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
2. 《中華傳染病雜志》2023年第41卷第4期,《新冠病毒變異株的臨床特點與防控策略》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公眾防護指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