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某個本該歲月靜好的社區,5月21日的傍晚被一群"街頭小霸王"攪成了荒誕劇場。一對中國留學生夫妻不過是想飯后散個步,活動活動被論文折磨的筋骨,卻不料成了某些人眼中的"移動靶標"。就因為說著中文、長著亞洲面孔,他們突然被幾個澳洲少年當成了電子游戲里的NPC——蒙頭、拽倒、圍毆,整套動作行云流水,仿佛每天都在練習"如何快速搞砸別人的生活"。
妻子被蒙著頭按在地上揍,丈夫想報警都得用臉接拳頭,這場面要是拍下來,怕是能入選《人類迷惑行為大賞》之"青春叛逆期特輯"。最絕的是,打完人還站在遠處用侮辱性詞匯叫囂,那囂張勁兒,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參加"年度最沒品青少年"選拔賽呢。據說帶頭的姑娘跑的時候還撞進了肯德基后廚,平時沒少練折返跑吧?就是不知道這功夫用在正道上能考上幾分。
視頻一上網,澳洲華人圈直接炸了鍋。都說互聯網是記憶大師,這回它可沒閑著——網友順藤摸瓜發現,這伙人簡直把社區當成了"亞裔欺負練習場",前兩天剛揍了倆中國男孩,平時還對著餐廳里的亞裔博主吐口水。合著他們的課余生活就是搞種族歧視真人版?建議澳洲教育部給他們開個"如何成為社會毒瘤"的選修課,省得耽誤其他正經學生。
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當兩名打人者被抓后,居然火速保釋,還敢帶著同伙回社區晃蕩。這操作讓我想起了動畫片里的反派——被打敗后喊著"我還會回來的",結果真就回來了。好在這回他們碰到的不是任人宰割的小羊,而是團結起來的中國留學生。十多號人往那一站,比《速度與激情》里的家族聚會還齊整,直接把施暴者堵得哭爹喊娘,連肯德基員工都得感慨:這屆留學生不好惹啊!
澳洲官方這時候終于"睡醒"了,又是派人對接又是聯系學校,一副"我們很重視"的樣子。但老百姓心里門兒清:早干嘛去了?當這些少年在社區里像野狗一樣四處撒野時,當亞裔面孔成為他們"找樂子"的固定目標時,相關部門的警惕性是不是都拿去喂袋鼠了?再說了,光靠留學生自發組建"反霸凌聯盟",這事兒怎么聽著這么魔幻?合著維護治安的活兒,現在要靠受害者自己組隊完成了?
中國駐悉尼總領館的表態就硬氣多了,直接點明"強烈譴責",還貼心發了安全提醒:晚上少出門,繞開治安差的地兒。這話聽著有點心酸——明明是來求學的,怎么搞得跟進了武俠片里的黑風寨似的,出門得帶保鏢看黃歷?都說澳洲是"多元文化社會",敢情這"多元"的意思是,你可以選擇被歧視的方式?
這事說白了,就是一群法律意識淡薄的少年,仗著自己未成年或者人多勢眾,把暴力當成了彰顯"個性"的舞臺。而某些制度的漏洞,比如輕飄飄的保釋、滯后的懲罰,更是給他們遞了把"為所欲為"的梯子。但他們沒想到的是,中國留學生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平時能熬夜寫論文,關鍵時刻也能化身社區衛士,鍵盤能聲討,街頭能對峙,文武雙全就是咱的標簽。
現在這事鬧得沸沸揚揚,估計夠澳洲社會喝一壺的。希望那些覺得"亞裔好欺負"的人明白:我們漂洋過海來求學,是為了看更大的世界,不是來當沙包的。悉尼的晚霞很美,但再美的風景也遮不住暴力的陰影。與其忙著在網上搞"人權衛士"的人設,不如先管管自家后院的熊孩子——畢竟,當青少年的拳頭比法律的制裁更有威懾力時,再光輝的"文明燈塔",也照不亮墮落的深淵。
不過大快人心的是,有媒體報道,最后打人者也品嘗到了被欺負的滋味,哭著求饒,簡直是外強中干!
所以一味忍讓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你覺得呢?
#百家快評#
舉報/反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