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進去一看,原來是很多網友在盛贊他的《秋意濃》,說他唱得好聽,相比起上次抽象的《悟空》,這次林志炫回到了他的舒適區,中音悠轉,高音絲滑,讓人覺得“熟悉的林志炫回來了”。
但結果,是林志炫被淘汰?
這其中還有個“賽制推進”,揭榜歌手是阿云嘎和馬嘉祺,其中馬嘉祺贏了,那么意味著需要淘汰一位歌手,而綜合兩期排名,林志炫的總成績排在第七位,所以只能慘遭淘汰。
于是有網友玩梗:馬嘉祺淘汰了林志炫?
但細觀賽制,這就和之前海來阿木“淘汰”黃宣一樣,是令人意外的結果,實質上在這種比賽機制下,是隨時可能出現特殊情況的,看似強悍的大牛,也可能會被大家覺得“還行”的歌手淘汰掉,所以說馬嘉祺淘汰林志炫,肯定只是網友搞抽象,但是類似海來阿木獲得許多大眾評委支持,某程度上也代表了一部分大眾的審美取向。
所以,是林志炫的國民度變差了嗎?為什么這次大家沒有那么支持林志炫,明知道他上期成績在危險邊緣,還是沒有努力“撈”他?
先來說說林志炫本期的表現,最大的爭議不是唱功,而是選曲,選了大家十分熟悉的《秋意濃》。
從這個選曲開始,就有很多人覺得林志炫過于保守。
要知道,光是《歌手》系列節目上,《秋意濃》都出現了很多次,比如沙寶亮在《我是歌手1》就唱過,最驚艷的版本,還屬鄭淳元在《我是歌手3》巔峰會上的演繹,而迪瑪希、李泉則是用他們獨特的風格來演繹這首歌,跳出了原本金曲的框框。
更別提經典到不行的原唱,玉置浩二的原版是《行かないで》,張學友翻唱的《李香蘭》《秋意濃》粵語國語雙版更是深入人心,整首歌沒有撕心裂肺,但每句都帶著克制的顫抖,像看褪色的老照片,給觀眾無盡的想象空間,這便是歌神的功力。
而林志炫在這樣的基礎上唱這首歌,難免會被人拿來比較。
《歌手2025》林志炫的版本,確實是體現了他聲音的好狀態,技巧足夠,情感也有,甚至還原了原唱那種“褪色老照片”的感覺。
但問題也就在于此,有一些網友覺得,林志炫的演唱方式太老派,高音之后還帶顫音,已經是不符合時代的唱法。
而像單依純、馬嘉祺那樣的唱法,更符合現在年輕人的音樂審美,《秋意濃》作為一首老歌,本身不算太能討年輕人喜歡,而對于年紀較大的樂迷來說,這又是一首過于熟悉的歌,容易有比較。
在節目結束后,林志炫還寫了長文,說自己愛《秋意濃》超過三十年,想在《歌手》節目留下自己的版本。
他還提到,很喜歡《秋意濃》的詞,想唱出歌中蕭瑟的秋天、離別的無奈感,用歌聲作畫,現在的他,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努力讓觀眾盡情享受,他也想盡情地沉浸在音樂中,“選我所愛”。
所以,上過《歌手》的林志炫,其實已經是藝術家心態了,他并不是想靠競技爭輸贏的選手心態,而是希望通過節目的不修音、直播,來盡情地做自己喜歡的音樂表達,所以第一期選了《悟空》,過于藝術化反而不太能讓大眾接受;第二期的《秋意濃》,選曲出來已有爭議,他也不是那么在意。
確實,到林志炫這個年齡,這個階段,流量、名利已經不是他必爭的東西,從之前的《披荊斬棘》也可以看出來,林志炫就是對自己、對舞臺要求極高的老藝術家,這次只是又選擇在《歌手》的舞臺上,盡情地做自己而已。
然而,盡情地做自己,就伴隨著風險,他喜歡的音樂風格,也不一定能滿足所有受眾,在特定的節目游戲規則下,也就慘遭淘汰。
有點可惜的是之后沒能繼續在《歌手2025》舞臺上留下更多經典,但林志炫跨出的這一步,也是充滿勇氣,充滿勵志力。
綜上,你覺得,林志炫這次沖擊“歌王”失敗,可惜嗎?對藝人來說,選擇喜歡的歌來表演,或是“為觀眾表演”,哪種你更能接受呢?來評論區說說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