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強基計劃”初審結果出爐。全國共有10800余名學子,通過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初審,等待七月份高考之后,再決高低。
眾所周知,北京大學是我國最頂尖的高校之一,與清華大學構成了“中國常春藤大學聯盟——C9聯盟"的頂尖存在。北京大學在《2025年校友會中國大學排行榜》上,排名全國高校第一位。據統計,北京大學在校友會中國大學排行榜上,已經連續十九年位居第一了。
北京大學2025年“強基計劃”在全國招生的總規模是900人。其中,在北京市招收87人,排名第一位。在浙江省招收66人,排名第二位。在上海市招收40人,排名第三位。在江蘇省招收32人,排名第四位。
在湖北省招收30人,排名第五位。在山東省招收29人,排名第六位。在湖南省招收28人,排名第七位。在遼寧省招收21人,排名第八位。在河北省、河南省、江西省均招收20人,排名并列第九位。
那么,報考北京大學“強基計劃”在高考分數上有哪些優勢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或許你會有很多的新收獲。對你報考北京大學“強基計劃”也會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一、北京市
2024年“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醫學專業,665分,全市排名第1776位。而平行志愿錄取分數線是671分,全市排名是1343位。兩者相比低了6分,在排名上低了433位。
文科專業的入圍分數線是677分,全市排名第932位。而平行志愿錄取分數線是688分,全市排名是423位。兩者相比低了11分,在排名上低了509位。
理工科專業的入圍分數線是675分,全市排名第1077位。而平行志愿錄取分數線是690分,全市排名第354位。兩者相比低了15分,排名低了723位。
二、浙江省
醫學類專業入圍分數線是693分,全省排名第763位。平行志愿最低錄取分數線是701分,全省排名第232位。兩者相比低了8分,排名低了531位。
文科類專業入圍分數線是684分,全省排名第226位。平行志愿最低錄取分數線是707分,全省排名第69位。兩者相比低了17分,全省排名低了970位。
理工科專業的入圍分數線是686分,全省排名是1532位。平行志愿錄取的最低分數線是707分,全省排名第78位。兩者相比低了21分,全省排名低了1454位。
三、上海市
文科類專業的入圍分數線是599分,全市排名第775位。平行志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19分,全市排名第52位。兩者相比低了20分,全市排名低了723位。
理工科專業的入圍分數線是598分,全市排名第834位。平行志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19分,全市排名也是第52位。兩者相比低了21分,全市排名低了782位。四、江蘇省
文科類專業“強基計劃”的入圍分數線是656分,排名全省前105位(高分屏蔽),而平行志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59,全省排名仍然是全省前105位。兩者相比,低了3分。
理工科類專業“強基計劃”的入圍分數線是677分,全省排名第530位。而平行志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92分,全省排名前107位(高分屏蔽)。兩者相比低了15分之多。
五、湖北省
文科類專業的入圍分數線是654分,全省排名第59位。平行志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61分,全省排名第30位。兩者相比低了7分,全省排名低了29位。
理工科專業的入圍分數線是676分,全省排名第446位。平行志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91分,全省排名第83位。兩者相比低了15分,全省排名低了363位。
六、山東省
文科類專業“強基計劃”的入圍分數線是662分,全省排名第1649位。平行志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89分,全省排名第157位。兩者相比低了27分,全省排名低了1492名。
理工科類專業“強基計劃”的入圍分數線是679分,全省排名第438位。平行志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91分,全省排名第125位。兩者相比低了12分,全省排名低了313位。
七、河南省
理工科類專業“強基計劃”的入圍分數線是688分,全省排名第274位。而平行志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96分,全省排名第94位。兩者相比低了8分,全省排名低了180位。
文科專業“強基計劃”的入圍分數線不詳。
八、遼寧省
文科類專業的入圍分數線是666分,全省排名第41位。平行志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69分,全省排名第28位。兩者相比差別不明顯,相差了3分,全省排名低了13位。
理工科類專業的入圍分數線是684分,全省排名第477位。平行志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702分,全省排名第47名。兩者相比低了18分,全省排名低了430位。
九、北京大學“強基計劃”分數線低于平行志愿的原因剖析
北京大學“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錄取分數線低于平行志愿錄取分數線,背后蘊含著多方面的考量。
從招生目標來看,強基計劃旨在選拔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后備人才。比如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領域,需要專注且有潛力的學生深耕。
這與平行志愿以高考成績為主要導向選拔全面發展人才的目標不同。像在強基計劃中,可能某學生在某一基礎學科有突出才能,但因偏科等原因高考總成績在平行志愿中不占優勢,卻符合強基計劃選拔需求。
從考核方式上分析,強基計劃綜合成績滿分100分,高考成績折算成百分制后僅占綜合成績的85%,北京大學組織的考核測試成績(學科基礎素質測試 + 綜合素質考核)占15%。而平行志愿主要依據高考裸分錄取。
這意味著強基計劃給了那些高考成績雖未達平行志愿高分段,但在北大校測中能展現學科特長與潛力的學生機會。
比如,某學生高考成績剛過一本線,但在北大強基校測的學科基礎素質測試中,憑借扎實的學科知識獲得高分,最終有可能被強基計劃錄取,其綜合成績達標的分數線自然可能低于平行志愿錄取線。
在招生計劃與競爭范圍層面,強基計劃按分省分專業組招生計劃數的6倍確定入圍考核名單。相比平行志愿大規模的招生人數,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相對少,競爭范圍縮小。
同時,強基計劃對報名學生有一定條件限制,并非所有考生都符合報名資格,進一步降低了競爭熱度,使得分數線可能降低。
例如,某省強基計劃某專業組招生10人,按6倍入圍,有60人競爭;而平行志愿該省該專業招生可能上百人,競爭激烈程度不同,分數線也會有差異。
十、應對北大2025“強基計劃”校測調整,如何科學備考
北京大學2025年“強基計劃”校測筆試科目調整,理科類考數學、物理和化學,文科類考語文、歷史、英語。這一變化對考生備考提出了新要求,科學規劃備考才能從容應對。
對于報考理科類專業的考生,數學是重中之重。它是理科學科的基礎,在備考時,要梳理高中數學知識體系,對函數、幾何、數列等重點板塊進行深入復習,多做歷年真題與模擬題,提升解題思維和運算能力。
物理學科注重理解概念與公式的實際應用,像力學、電學等常考內容,通過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多做實驗題,鍛煉實驗設計與分析能力。
化學備考需牢記元素性質、化學反應方程式,構建知識框架,從物質的結構、性質、制備等角度復習,加強對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的綜合練習。
文科類專業考生,語文復習要注重基礎知識積累,如字詞、病句辨析等,同時提升文言文閱讀能力,通過閱讀經典文言文作品增強語感;加強寫作訓練,掌握不同文體寫作技巧,關注時事熱點積累素材。
歷史學科備考,要梳理中外歷史發展脈絡,構建時間軸,深入理解重要歷史事件、人物和現象的因果關系,培養歷史思維,能夠從不同史觀分析問題。
英語備考重點提升詞匯量,掌握詞匯在不同語境中的用法;加強閱讀理解訓練,提升閱讀速度與理解準確率;練習英語寫作,注意語法規范與表達流暢。
無論是理科還是文科考生,都要制定合理學習計劃,合理分配各科復習時間,定期進行模擬測試,檢驗學習效果,及時查漏補缺。調整心態,保持積極樂觀,相信通過努力一定能在“強基計劃”校測中取得優異成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