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云南博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繁育車間,技術人員觀察藻種擴繁情況。記者 陳飛 攝
近日,云南省首批22名高級技術經理人正式獲頒資質證書。截至目前,云南省共有初級技術經紀人1254名、中級技術經紀人184名、高級技術經理人22名,形成“初級夯基、中高級引領”的階梯化技術轉移人才梯隊。
從出臺促進成果轉移轉化政策措施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一件事”一網通辦,從推進科技合作平臺建設到培養壯大技術轉移人才隊伍……近年來,云南省以有力舉措,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現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等產業化應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政策引導 促進成果轉化
在近日舉行的云南省首批高級技術經理人授證系列活動上,云南省相關機構發布了2021年至2023年《云南省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系統梳理了近年來云南省在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取得的成績。
根據《年度報告》顯示,云南省年度登記科技成果中以應用技術成果為主,企業獲得成果所占比例最高,原始性創新成果占半數以上,一批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以2023年為例,全省共登記科技成果495項,科技成果產生的直接效益達226.40億元。在登記的科技成果中,應用技術成果470項,占成果登記總數的94.95%;按第一完成單位統計,企業成果297項,占登記總數的60.00%。在當年登記的470項應用技術成果中,原始性創新成果287項,占61.06%;通過對275項應用技術成果進行評價,22項達國際領先水平,36項達國際先進水平,98項達國內領先水平,99項達國內先進水平。
《年度報告》中指出,在國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大背景下,云南省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方協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科技成果轉化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科技創新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底,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十五條措施》,旨在進一步破除制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障礙和藩籬,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有力推動云南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
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推行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加強技術經紀(理)人隊伍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十五條措施》中,一條條措施涉及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科技成果轉化激勵舉措、科技成果轉化載體和人才隊伍建設、科技金融賦能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為云南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實現基礎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轉化、市場應用“最后一公里”有機銜接,打通產學研創新鏈、價值鏈提供了政策支撐。
創新舉措 助推產業發展
打開“云嶺農科110”,用戶可通過文圖、語音、視頻等方式在線向專家咨詢。該平臺自2023年11月正式上線以來,已有來自農、林、牧、漁等行業的9500余名專家入駐。平臺的上線成為云南省引導農業科技人員更好地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推動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和科技服務落地的又一舉措。
近年來,云南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營造科技成果轉化的良好環境,同時,在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外引內培推動科技成果落地、推進科技金融融合發展等方面創新舉措,取得突破。
在科技計劃項目實施中,云南省綜合運用自上而下、揭榜制、軍令狀制等項目組織方式,加強部門協同,聯動地方和省內外優勢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發揮創新聯合體等作用,開展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讓科技創新成果更加符合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省科學技術院科研平臺處副處長周穎介紹,云南省實施“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以來,建設了數據總量達7900多萬條的金、銀、鉑、鈀、銠等11類稀貴金屬材料數據庫,實現了10余種產品首次產業化或迭代升級,提升了15條示范線,累計實現經濟效益24.7億元。與傳統“試錯法”研發模式相比,利用該技術進行稀貴金屬新材料開發,周期由5年縮短為2年,成本投入降低60%以上。
在加快推動省內外、國內外創新要素落地云南方面,云南省打造高端對外科技合作平臺,讓更多科研機構來滇發展、海內外人才來滇創新創業、科技成果在滇轉化。2024騰沖科學家論壇促成招才引智項目110項,引進高層次人才280余名,促成招商引資項目600余個,協議總金額超820億元;“彩云匯”創新創業大賽暨2024年云南省創新創業大賽省外賽區達6個,172家參賽企業意向落地云南發展,實現企業、人才“一招兩得”。
此外,近年來,云南省圍繞創新鏈配置資金鏈,搭建科技創新與創業投資、融資擔保、銀行信貸、科技保險等各種金融方式深度結合的模式和機制,組織科技金融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強化服務 加快人才培養
近日,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技術轉移中心聯合昆明高新區科創中心前往昆明市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入企服務,并就相關企業如何挖掘自身特色優勢、提高技術壁壘、緊密銜接市場等提出建議。這是今年4月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云南)昆明高新區實訓基地授牌以來,首次圍繞技術轉移全鏈條,聯合開展創新主體公益服務的創新舉措。
近年來,云南省積極搭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省科技廳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云南省建設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7家、云南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2家、州(市)科技成果轉化中心6個、縣域科技成果轉化中心128個、科技成果轉化示范縣33個,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站21個,搭建起省、州(市)、縣(市、區)三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
針對技術經紀人才短缺的問題,云南省對全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從業人員進行培訓。通過不懈努力,云南省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對象從過去的咨詢公司、知識產權中介服務企業等人員到如今的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小企業科研人員、企業技術人員、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更多一線技術成果擁有者成為既懂技術又能開展技術轉移工作的初中高級技術經紀(經理)人。
“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云南)立足本土化實踐,組織編寫并公開出版《云南省技術經紀人培訓教程》等系列教材,首次構建了符合云南產業特點的技術轉移知識體系。”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處副處長劉松表示。
今年3月,省科技廳會同相關部門印發《云南省科技成果轉化“一件事”工作方案》,推動全省科技成果轉化高效集成辦理,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事項的便捷度。今年6月底前,將實現科技成果查新、科技成果登記、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申請、知識產權支持資金申請、現行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宣傳輔導等政務服務線下一門辦理;今年9月底前,將上線辦事移動端,在全省全面實現科技成果轉化“一件事”高效集成辦理服務,線上線下可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