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篇我們先講個小歷史故事。
印度“國父”甘地曾經找到當時國民黨要員,“好心”勸說國民黨放棄與日本對抗,他稱,如果日本人要屠殺中國人就讓他殺,反正中國人多,等他殺到不想殺了,日本也就不殺了,它就會“良心發現”,中國就會最終獲得抗戰“勝利”。
或許你會以為甘地不安好心,但印度就是這樣獲得“獨立”的!
直到現在依舊很多“反思怪”認為我們小看了印度,那么究竟是別人小看了印度,還是印度高看了自己呢?
☆為了證明印度的“強大”,除了全國慶祝“印巴戰爭偉大勝利”之外,印度還向美日歐盟等地派出了七大宣講團。目的就是為了“證明”,在這場印巴戰爭中,印度取得了“偉大勝利”。
不過,印度擊落巴基斯坦8架f16是不是太不給美國面子了?難怪美國人絲毫也不客氣,把印度失敗的真實情況抖摟無疑。
1962年,挾當時兩大霸權美蘇同時支持“之威”,印度以為可以隨意魚肉當時不受美蘇兩大霸權待見,剛剛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的中國了,不僅肆意挑釁,而且集結重兵準備“一舉解決中國”。
很顯然,從中國反擊做的準備來看,是極其重視印度“實力”,而且也做好了遭遇最大困難的準備。但戰爭一開打,就在極短時間內,印度硬生生把一場侵略戰爭打成了“德里保衛戰”。
☆ 如果我們順著歷史往下追溯,新中國對印度的重視程度可謂超出你的想象。
可是,事實證明,建國初期gdp與工業能力遠超中國的印度,在短短七十多年時間之后,gdp不到中國四分之一,工業能力更是不到中國的七分之一。
但即便如此,每次面對印度的挑釁,中國都是認真對待,而且還是“超規格”對待。
但印度迄今為止,對中國的主流認知還是“住茅草屋”,“城市沒有公共廁所”,“制造業靠模仿”,“商品質量差”,“軍工水平不行”。直到巴基斯坦用中國的二流裝備打了它一個0:6,印度似乎依舊沒有醒過來。“十天慶祝活動”與“七大宣講團”就是活生生的例證!
所以,究竟是“反思怪”們認為的中國小看了印度?還是印度高估了自己?我想,事實已經擺在了面前。
謙虛,是一種美德。但過分的謙虛,實際上就是一種自卑!“反思怪”應該好好反思自己了!
(免責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