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印度學著當年的英國在巴國身上也上演了一出下三濫戲碼,孟國從巴國被肢解了出來。
這種肢散他國、干涉國家統一的勾當,任誰都不會認可。可現如今,巴和孟真的成為了兩個不相干的國家。
再也不是昔日那個一塊跳舞,一塊吃手抓飯的兄弟了。
分裂肯定是痛苦的,那么這場痛苦到底為兩國帶來了什么?孟加拉國從巴基斯坦分裂出來,是好,還是壞?
2023年,世界銀行關于兩國的GDP給了一個大體的數目。
孟加拉是4600億美元,每個人可以拿到2700美元,整個十年經濟奔跑速速度保持在6%~7%,哪怕是在疫情后的2023,依然高達6.5%。
且在結構上以制造業和服務業為主,特別是成衣制作上有著巨大的優勢。
再來看一看曾經的祖國巴,它的總量是3400億美元,每個人可以平攤到1600美元。至于增長率一直在2%~4%徘徊,2023年更是創了新低達到1.6%。
至于經濟結構,以第一產業農業為主,紡織業呈現下滑趨勢。
在外匯儲備方面,孟更是略勝一籌,攥著300億美元的外匯。巴只有少的可憐的80億美元。
孟的成衣外銷能為他帶回550億美元的收入,它的成衣大多是為大牌比如為ZARA進行代工。
在歐盟美國,孟國的成衣很受歡迎。
至于巴方,紡織品外銷僅僅能為它帶回320億外匯,還要隨著時間受到孟加拉和越南等國的擠壓。
千萬別看不起南亞小國孟國,它能把通脹控制在9.5%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至于對面已經上升到了30%。
紙幣貶值的次數越來越多,幅度越來越大。別看巴的外匯儲備少,可它的外債卻已經超過了1200億美元。孟國在這方面就比巴好上不少。
種種數據以及各方面的發展帶來的后果肯定超出常人想象,孟國的貧困率從48%到了去年的20%,但巴的貧困率依然在40%。
當這些數據比較完了之后,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孟加拉國在50年的時間里發展已經遠遠超過了巴基斯坦。
這種分裂對孟加拉來說顯然是一個好處,至少在經濟層面,孟加拉實現了翻盤,更實現了超越,孟加拉遙遙領先巴基斯坦。
都是曾經的難兄難弟,憑什么孟加拉國就能快速實現翻盤,超越巴基斯坦,這中間有什么秘訣不成?
上世紀80年代,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一樣都是窮的叮當響的國家,不僅老百姓吃不飽飯,自然災害還時常光顧這兩國。
但孟加拉沒有等死,而是在政府的主導下開始改變命運,他們最成功的一件事情就是押對了寶,把國家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服裝制造業上。
國內既有現成的廉價勞動力,又能夠吸引外資現場,目標也十分明確,就是把衣服賣到歐美市場。
這個政策無疑是成功的。在孟國的大力扶持之下,搖身一變穩居第二大衣帽外銷國,優衣庫、ZARA、HM紛紛前來找代工廠。
所以僅一個服裝出口就能掙回460億美元,供養孟國400萬工人以及身后的家庭。
這里還有一點是孟國做的比巴要好的。在400萬工人當中,8成以上是女性.
他們不反對女性走出家掙錢養,而且還大力支持。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女性的地位,更是使家庭教育情況得到改觀。
在女性的帶動下,兒童的受教育情況、文盲率的降低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孟加拉的識字率從剛剛分裂時的26%提高到了75%。
同時期,巴基斯坦只有58%。
另外孟加拉國的教育沒有受宗教的影響,而是持續不斷的投入。人數多也在這一時期反哺經濟,讓孟國的經濟更加健康積極。
讓孟加拉翻盤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不參與地區性的爭霸,一股腦的悶聲發大財。
地理位置上,孟國與東南亞靠得更近,這也就意味著它與一帶一路也能掛上鉤。同時,在處理歐美關系上也得心應手,既無外部的政治打壓,也無內部的紛爭。
相比于原來的母國巴陷入印巴沖突,阿富汗戰爭這些,孟加拉有相對穩定的安全環境用于經濟的發展。
種種因素影響之下,孟加拉國的發展已經遠遠超過巴基斯坦。
別看孟加拉國像一個小攤小販一樣,但他能夠專心做生意。
至于對面的巴基斯坦天天像個保鏢一樣,不是打架就是斗爭,哪還有心思管經濟發展。
差距,也就在這一點一滴當中形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