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淘寶APP將上線“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號稱能夠幫助服裝商家解決高退款難題。
淘寶推廣部門的工作人員回應稱,高退款率人群屏蔽功能僅對平臺內的服裝行業商家開放,不支持其他行業商家申請,并且該功能還在內測之中。
盡管如此,“服飾行業”“高退款率”等詞匯還是引爆了消費者長久以來積攢的怨氣,對服裝“貨不對板”“價格高”“質量差”的吐槽不絕于耳。還有網友認為,平臺應該把商家的退貨率也公開,讓大家“雙向避雷”。
圖源微博
淘寶的新功能是怎樣“屏蔽高退款人群”的?對服裝尤其是女裝商家而言,這個功能又能否解決他們困擾已久的退貨率問題呢?
平臺的推銷手段
仔細看淘寶工作人員的回應,會發現“高退款人群屏蔽”并不等同于拉黑用戶,只有當商家購買了推廣服務之后,該推廣計劃會不再觸達異常退款和高退款人群。
而且從圖中看,異常退款人群指存在退貨空包、謊稱未收到貨、退貨運單造假等行為的人群,高退款人群則指近90天退款率超過平臺用戶均值3倍且退貨量大的人群。如果說屏蔽前者情有可原,屏蔽后者的行為就很難界定了。
圖源網絡
更重要的是,平臺會收集哪些隱私數據來劃定高退款率人群?被劃定為高退款率的人群網購受限,是否有申訴機制?在算法不透明的情況下,平臺推出的屏蔽功能很難得到用戶和商家的信任。
又要上線功能,又遮遮掩掩地把規則搞得這么復雜,是因為平臺不敢也不能大張旗鼓地讓商家拉黑用戶。這可能構成對消費者的歧視性待遇,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的規定。
簡而言之,屏蔽功能未必能準確識別高退款率人群,屏蔽和申訴機制也尚未完善,此時噱頭的成分更大,或許只是為了說服商家花錢買推廣。
商家治標不治本
有需求才會催生功能出現,平臺推出這種功能,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商家被惡意退款坑了太久。
演出服穿完后大批退款、網紅拍完視頻退款的例子屢見不鮮,服裝商家常常被迫承擔損失,如果該功能可以有效屏蔽這部分特殊人群,商家的壓力會小很多。
圖源小紅書
但另一方面,這個計劃也會降低對退款率較高人群的觸達,這部分人群的退款原因有待商榷。到底是用戶太挑剔,還是商家的確有貨不對板、尺碼標注不準確等問題?
不少商家表示,他們注意到某地區的用戶普遍“懶得退換貨”“懶得評價”,發往該地區會更“省事”。
如果通過這個推廣計劃篩選留下的只是一群懶得退款的老好人,質量問題得不到改善,服裝商家的生意還是會越來越難做。開啟屏蔽后,雖然退款率會下降,但商家整體的曝光、點擊和成交訂單也可能會減少。
“僅退款”將成過去式
“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的提出,代表平臺正重新平衡用戶和商家的權利。
這個問題的起因由來已久,2021年,拼多多率先推出“僅退款”,到2024年,“僅退款”已經成為國內電商平臺的標配。
“僅退款”的出現本來是為了吸引消費者在拼多多購買,建立用戶對平臺的信任,例如用戶購買生鮮水果,如有腐爛等質量問題,可以直接申請僅退款。
但后續各個電商平臺集體內卷,讓這項功能成為標配之后,權利就過分傾斜給了用戶,涌現出“薅羊毛”等損害商家利益的現象。
終于在上個月,拼多多、京東、淘寶、抖音、快手等多家電商平臺宣布對“僅退款”規則進行調整。
目前看來,淘寶等平臺的“退款”選項仍然存在,所謂取消“僅退款”,意味著平臺將不再強勢介入原有的“退款不退貨”申請,一刀切地站在用戶這邊,而是交由用戶和商家協商處理。
在電商領域,服飾一直是退款率最高的類目之一。根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24年四季度,女裝是退貨率最高的品類,其中,女裝直播的退貨率達到80%,有的商家的退貨率甚至高達90%。
對于女裝商家,平臺能做的不僅只是推出僅供他們選購的定向推廣服務,更有責任探索更真實科學的反饋機制,讓消費者的意見有效傳達,從而激勵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務質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