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臺不過幾個月,就創造了一個歷史性節點,中國趕超美國的重要分水嶺提前出現。
5月19日,《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比較有意思的評論文章,其主要觀點是認為特朗普入主白宮后,推出的種種政策,正在加速中國主導世界格局的形成。
文章中提到,理論家一直在假設“中國世紀”的到來,也就是“中國超越美國”,一個全新的全球權力格局將被構建出來。
而這個“中國世紀”可能已經開啟,未來,當歷史學家們回顧往事時,他們很可能將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最初幾個月,視為中國趕超美國的重要分水嶺。
客觀講,《紐約時報》的這個觀點,還是比較新穎的。
此前,也有不少觀點提到,特朗普在第二任期,推出的種種政策,將會加速美國霸權的衰亡,這個論點的確是有跡可循的。
那么,《紐約時報》上這篇文章的觀點,是不是無的放矢呢?
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關鍵是從什么角度來看。
首先,中國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綜合國力系統性提升的長期進程。這些年,中國已經在基建、制造業、貿易、以及部分高科技等領域超越美國,雖然美國在金融投資、全球軍事部署,以及部分科技創新生態等方面仍然保持著一定的優勢。
但綜合來講,中美如果真的進行對比的話,可以說是各有優勢、互有勝負。
當然,我們現在雖然不能說全面超越了美國,但要說美國明顯比中國更強大,其實也不盡然。
如果非要找出一個中國趕超美國的重要分水嶺,應該有兩個。
第一,從中國人的視角來說,那就是兩岸統一,這個節點對于中國人而言,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甚至可以自信的說:當兩岸實現統一的時候,就是中國趕超美國的重要分水嶺。
第二,美國犯下一個重大戰略性錯誤的時候。
而特朗普上臺以來,給美國帶來種種危機,其實都可以視為是特朗普政府在戰略方向的選擇上出現了錯誤。
其中原因很簡單,特朗普執政后,讓美國在多個領域遭受了重創,比如嚴重削弱了美國的信譽和全球領導力,尤其是極端的單邊主義政策,大幅削弱了美國的軟實力。
作為美國霸權的幾大根基之一,軟實力的下降,對于美國霸權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并且是難以短期內修復的創傷。
此外,特朗普極端的關稅政策,更是給美元霸權的徹底垮臺,埋下了一個巨大的“隱雷”。
直白點說,國際社會看到美國如此肆意妄為的利用手中的美元霸權敲詐各國,那么,大家是選擇在忍氣吞聲中跪下并且“死去”,還是為了活下去而選擇抗爭?
我想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全球大多數國家肯定都會逐漸的推動去美元化,主動擺脫對美國在金融、貿易上的依賴。
事實上,對于這一點,全球國家肯定會形成一種默契,那就是只做不說。
長此以往,“美國優先”大概率會變成“美國孤獨”。
事實上,沒有美國的世界,一樣可以很精彩地發展。
1776年并不是創世紀。
需要強調的是,特朗普政府反復無常的貿易政策,也必然會殃及自身,不僅使美國企業正常生產面臨全球供應鏈斷裂所造成的沖擊,而且會危及美國產品和服務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另外,特朗普極端保守主義的執政理念,肯定會造成移民與科研政策的倒退,從而迫使大批頂尖人才“逃離”美國,比如,最近法國等歐洲大國就在“出重金”邀請科技人才落戶歐洲,很顯然這會動搖美國科技霸權的根基。
縱觀歷史上的大國沉浮興衰,從特朗普第二次上臺后的種種極端行為以及造成的影響來看,的確可以視為是美國犯下一個重大戰略性錯誤的節點。
盡管中國的發展并不是為了超越誰,但這個節點也可以被視為中國超越美國的重要分水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