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老家參加表弟婚禮,發現個怪現象:縣城街道上新開了三家奶茶店,卻連一家正經婚介所都找不到。
這讓我想起堂哥在深圳送外賣,風里來雨里去月入八千,房租一交就剩五千,孩子奶粉錢還得跟父母伸手。
這年頭,普通人在外打工就像被鎖在流水線上的螺絲釘,掙的永遠趕不上花的。
縣城里更尷尬。
年輕人考出去的不回來,留下來的男孩愁娶媳婦,女孩愁嫁好人家。
我二姨在菜市場擺攤二十年,手里攢著三個大齡男青年的聯系方式,光是去年就撮合成了兩對,每對收了三千塊謝媒錢。
在小縣城悶聲發財的生意,一年掙15萬,比在外打工輕松多了。
一、為什么說婚介所是縣城創業最優解?
第一,剛需市場。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縣域適婚單身人口已突破1.2億。
縣城青年婚戀難,難在圈子小——體制內的遇不上做生意的,農村的夠不著城里的。
更別說離婚率攀升帶來的二次婚配需求,我們這有個退休教師開婚介所,光是給離異人群牽線,年入就超20萬。
第二,輕資產啟動模式。
租個帶客廳的民房,買套二手茶幾沙發,印五千張傳單,總投入不過萬把塊。
不像開飯店要雇廚師,搞服裝店要壓貨,婚介所最大的成本就是你的手機話費。
王姐開的美甲店黃了,轉行做婚介,現在月均穩定收入1.5萬,比以前輕松三倍。
第三,復利效應明顯。
成功介紹一對,等于抓住兩個家族的人脈網。
我們這有個規矩,介紹成功后要請媒人吃喜糖,很多客戶轉介紹能占到新客源的60%。
更妙的是,婚戀服務是高頻剛需,今年給你介紹對象,明年可能給你表弟介紹,后年還能幫你表妹牽線。
二、零基礎起步四步走。
第一步:市場暗訪摸底。
別急著租門面,先裝成相親青年跑遍全縣婚介所。
重點記錄三個數據:
收費標準(我們這兒普通會員888,VIP會員3888包成功)
服務流程(有的店連基本信息都不核實)
客戶痛點(很多婚介所女性資源多,男性資源少)
縣城婚介所男性會員質量參差不齊,轉頭去找汽修廠、工地包工頭合作,專門收集優質男青年資料。
第二步:選址有門道。
最佳位置是民政局斜對面200米,或者婦幼保健院旁邊。
要選帶獨立衛生間的套間,外間接待,里間當洽談室。
門頭別寫"婚介所",掛"婚戀服務中心"更顯正規,記得裝個粉色LED燈箱,晚上特別醒目。
第三步:資源整合。
搞定流量入口:和本地美食博主合作,在探店視頻里插播相親廣告;聯系婚紗攝影店,給每對新人送婚介優惠券。
建立資源聯盟:與美容院、健身房談分成,辦卡就送相親名額;找酒店合作相親派對,場地費全免還能抽成。
打造爆款產品:推出"985專場""體制內專場",把相親變成資源置換會,會員費直接翻番。
第四步:服務標準化流程。
接待必問三個問題:是否有房車?是否接受離異?能接受的最大年齡差?
建檔要拍生活照+工作照,身份證、學歷證、房產證三證必驗。
匹配實行"三三制":每次給客戶推薦三個對象,見面后三天內回訪。
成功要搞"售后服務":婚慶合作返點、孕期營養指導、甚至早教班推薦。
三、避坑指南:這些雷區千萬別踩。
1、別碰法律紅線。
堅決不做"婚托",所有會員信息必須真實可查。我們這兒有家婚介所被查,就是因為用婚托同時騙了五個男會員,最后賠了三十多萬。
2、隱私保護大于天。
客戶資料要加密存儲,見面約在公共場所,聊天記錄定期清理。曾有婚介所員工把客戶信息賣給貸款公司,直接被查封。
3、定價策略要靈活。
體制內客戶收現金,個體戶客戶可以置換資源(比如用婚介服務換飯店儲值卡)。遇到農村大齡青年,可以搞"成功后再付費"模式。
4、危機公關要趁早。
遇到客戶投訴,第一時間退費+送禮品。我們這有對相親沒成反成仇家的,最后靠送雙人旅游套餐才平息風波。
現在縣城婚介所早就不止是牽線搭橋了。聰明的老板都在玩"婚戀+":
95后小夫妻開"相親劇本殺",邊玩游戲邊相親。
退休教師辦"家長相親角",每周六在公園擺攤。
更有甚者搞"相親旅行團",去周邊景區玩三天,回來成三對。
記住,在縣城做生意,人情味比商業模式更重要。
我二姨現在給每個相親成功的姑娘送親手織的毛毯,給小伙送刻名字的Zippo打火機,這些小細節比任何廣告都管用。
如果你正在為生計發愁,不妨試試這個千年不衰的行當。
畢竟,給人牽紅線積的福報,可比送外賣多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