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左貢縣田妥鎮政府旁的雅卓幸福新村是當地遠近聞名的富裕村。該村依托318國道穿境而過的區域優勢,以黨建為統領,大力發展門面出租、餐飲民宿、汽車充電等集體經濟,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在村里眾多對外出租的門面中,拉姆扶貧服裝店平平無奇,但卻是村民嘎拉姆的“致富”鋪子。
走上經營之路的嘎拉姆并不容易。
1976年1月,嘎拉姆出生在左貢縣田妥鎮然尼村,她共有9個兄弟姐妹,在家排行第四。可以想象,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注定少不了是農活,多不了是上學機會。
嘎拉姆說,她從小沒上過什么學。從記事起,她就開始幫助家里干農活、放牧,直到長大成人。
成年后的嘎拉姆結婚以后,和丈夫共同養育了兩個孩子。
婚后的嘎拉姆日子并未好轉,2009年,嘎拉姆和丈夫分開后獨自撫養其中一個小孩。
2009年至2017年間,為了撫養未成年的兒子,嘎拉姆四處打零工,但因為知識技能有限,她能勝任的工作并不多,做的最多的就是建筑工地的“小工”。
風吹日曬的工作和并不穩定的收入,讓她并沒有太多時間思考改變。
“找不到活干的時候,只能靠黨和政府給的低保金勉強過日。”談起往日的辛酸,嘎拉姆面露苦笑。
嘎拉姆向客戶挑選帽子
命運的轉機出現在2017年。當時,易地搬遷安置點田妥鎮雅卓幸福新村在田妥鎮場鎮旁建起來,318國道從家門前穿越而過。作為全鎮榜上有名的困難戶,嘎拉姆順理成章從原來的偏遠然尼村搬到了雅卓幸福新村,并分到了一套兩室一廳約75平方米的房子。
得知嘎拉姆搬到了318國道的沿線新村,遠在拉薩的妹妹措姆玉珍替她高興,頗有經商頭腦的她向嘎拉姆建議利用區位優勢做點小買賣,說不定能改變現狀。
建議雖好,嘎拉姆對做生意卻一竅不通,手里更沒有做生意需要的啟動資金,這讓她打起了退堂鼓。
為了幫助嘎拉姆徹底走出困境,妹妹決定,給嘎拉姆借2萬元作為啟動資金,還建議嘎拉姆做服裝生意,這樣就算沒有賣掉,自己還可以在拉薩幫忙處理,避免倒貼虧本。
免除后顧之憂的嘎拉姆,拿著“沉甸甸”的2萬元,來到村委會找到支部書記賈多,賈多一聽說嘎拉姆要租商鋪做生意,便勸她三思,畢竟商場如戰場,對于沒有任何經商經歷的嘎拉姆來說,無異于盲人騎瞎馬。
但困頓了半生的嘎拉姆想試試,畢竟這次有妹妹給她支持。
最終,嘎拉姆選擇了家樓下的鋪面。
嘎拉姆分到的新房子
當時,為了幫助貧困戶嘎拉姆,雅卓幸福新村“兩委”認真研究,決定用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將商鋪租給她。嘎拉姆沒有給自己留任何后路,一次性就簽了五年的租約并支付了一年的房租。
嘎拉姆把商鋪簡單裝修后,通過妹妹的進貨渠道,第一批服裝順利上架,“拉姆扶貧服裝店”就這樣開業了。
然而,生意并沒有想象的那樣好做。初入商場的嘎拉姆還不懂商品營銷,加之當地消費潛力有限,沒有固定的消費群體,有時十天半月也賣不出去一件衣服,這讓她一籌莫展。
得知姐姐的困擾,妹妹措姆玉珍建議她利用微信群、抖音等互聯網平臺培養重點消費群體,并面向318過往游客需求精準進貨。
“護林員”嘎拉姆和同伴在護林中撿拾垃圾
與此同時,雅卓幸福新村黨支部也積極想辦法幫嘎拉姆渡過難關,不僅聘用嘎拉姆為村級“雙聯戶”戶長,還讓她成為公共廁所管理員。搬出的然尼村黨支部依然為她保留了“護林員”崗位,協調她的工作時間,拓寬了她的收入來源。
多管齊下,確實為嘎拉姆解了燃眉之急,讓服裝店從唯一生活支柱變為收入來源之一,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些工作中,嘎拉姆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人群,打開了她的眼界和認知,一段時間下來,她再也不是那個只會埋頭干粗活的嘎拉姆了。
嘎拉姆說,她聽從了妹妹的建議,建立了一個微信群,將自己的客戶拉入群,不僅轉發妹妹發布服裝推銷視頻,還定期推出一些流行的服裝款式和優惠活動。若有客戶看中了衣服,談好價格后就會找嘎拉姆下單,然后妹妹就把商品從拉薩郵寄回來,送到客戶手中。
一來二往,嘎拉姆的“回頭客”越來越多,一傳十、十傳百,現在嘎拉姆的生意群已經有200多名固定客戶了。
嘗到甜頭后,嘎拉姆開始學習妹妹在抖音上發短視頻,宣介自己經營的服裝、鞋帽、護膚品。
此外,嘎拉姆還積極拓展了業務,針對318國道上過往電車充電需求,在商鋪前增設了充電樁,并通過自己的微信群、抖音號積極推廣。
嘎拉姆被左貢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雙聯戶”
生意越做越順的嘎拉姆,也漸漸自信起來,不僅在2019年順利脫貧,還當選為左貢縣田妥鎮婦女代表,被昌都市婦聯選派到成都、重慶等地交流學習;作為經商代表,曾被左貢縣田妥鎮派到卡若區俄洛橋鎮學習中餐燒烤等業務,積極拓展經營范圍。
嘎拉姆坦言,從搬遷前的精準幫扶到搬遷后創業扶持,一路走來都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關心和幫助,在最困難的時候讓她有了繼續生活的勇氣。
如今,嘎拉姆兒子順利從大學畢業并在左貢縣城找到穩定工作。今后,她將感恩前行,為其他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左貢縣田妥鎮雅卓幸福新村黨支部書記賈多告訴記者,近年來,鎮村“兩級”黨組織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積極打造“黨建+文旅”品牌,大力發展住宿餐飲、門面出租、車輛服務等旅游產業,為像嘎拉姆這樣的20名居民提供就業機會,讓他們吃上“旅游飯”,2024年,全村僅文旅服務一項就戶均增收2500元。(昌都融媒 王正森 仁青 斯嘎 索朗白瑪 左貢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