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著名的紀實攝影大師之一、巴西攝影師塞巴斯蒂安·薩爾加多(Sebasti?o Salgado),于2025年5月23日在巴黎去世,享年81歲。
薩爾加多(鐘維興 攝)
2019年成都當代影像館開館之際,薩爾加多親臨成都親自參與布展。目前,在該館展出的“鏡頭三重奏:卡蒂埃-布列松、克萊因、薩爾加多攝影作品展”中,成都市民仍可見這位大師的經典之作。
1944年2月8日,薩爾加多生于巴西東南部的艾莫雷斯,童年在大自然中度過。青年時期的他,選擇了經濟學并頗有建樹。1969年,薩爾加多移居巴黎,先后在國際咖啡協會和世界銀行任職經濟學家。上世紀70年代,一次偶然出差時,他第一次拿起相機——在嘗試從取景框去看這個世界的那一瞬間,薩爾加多愛上了攝影,從此改弦易轍。經過摸索各種攝影門類,最終找到了他所熱愛的紀實攝影。
《勞動者》系列作品
薩爾加多從未正式學習過攝影或藝術,但他的名字,幾乎等于二十世紀末“紀實攝影”的同義詞。因為擁有經濟學的知識背景,薩爾加多認為,人類的體力勞動生產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如今的體力勞動照片,再過10年到15年就會變成歷史的遺跡。于是他從80年代開始,奔走于地球上仍存在著體力勞動的各個角落進行攝影采訪:巴西的金礦、烏克蘭的鋼鐵廠、古巴的甘蔗田、盧旺達的茶園、玻利維亞的錫礦、印度的煤礦……無處不出現薩爾加多的身影。
此外,非洲饑荒、海灣戰爭、盧旺達大屠殺這些新聞事件,也被薩爾加多一一攝入鏡頭。
埃塞俄比亞饑荒
進入新世紀后,薩爾加多從社會紀實攝影師轉向陌生的風光和動物攝影領域。用八年時間完成了《創世紀》系列,拍攝那些逃脫了現代社會印記的人和動物、土地和生活。他的作品呈現的是一個到目前為止,仍然保持著原始狀態的星球。
《創世紀》作品
有人問薩爾加多為什么一直拍黑白照片,他說,“我并不排斥使用彩色攝影,但顯然,黑白照片具有更強的概括力。彩色照片很容易把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五光十色的光鮮外表上,誘導觀眾忽視人物和事物內在本質。”
薩爾加多說,“如果你用心去看,這個世界是充滿尊嚴的。”他以自己一生的照片作為例證。
文/啟凌 編輯 曾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