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源(1794—1857):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隆回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他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主編《四洲志》《海國圖志》等,開啟了中國了解世界、向西方學習的新潮流。
2. 李抱一(1887—1936)新邵人,民國四年(1915),李抱一創辦長沙《大公報》,任總編輯?!洞蠊珗蟆穭撧k時,正值籌安會擁護袁世凱稱帝。眾人敢怒不敢言,李抱一撰文猛烈抨擊。 “五四運動”期間,《大公報》采用白話文,宣傳新思想,設調查、研究專欄,并聘請毛澤東、楊樹達等人為報刊外撰述員。兩個專欄一年即發表調查文章近百篇。對社會發展起過積極作用。李抱一畢生致力于新聞事業,主辦《大公報》歷時20年之久,開創了中國新聞輿論監督的先河。
3. 車萬育(1632—1705年):邵陽縣人,明末清初的聲律啟蒙家,著有《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在清朝家喻戶曉,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4. 鄒漢勛(1805—1854年):隆回縣人,中國近代史上杰出的輿地學家,與魏源、何紹基并稱為“湘中三杰”,其鄒氏家族七代人奠定了中外輿地新學堅實基礎。
5. 胡曾(約840年-?):邵陽縣人,晚唐詩人,其詩作通俗易懂,胡曾《詠史詩》,均為七言絕句。以一人或一事為題,語言通俗,寄意淺白,吊古悲歌,意存勸誡。自宋至明代數百年中,為最有影響的啟蒙讀物,可謂家喻戶曉。
6.彭述之(1895年—1983年),隆回縣人,1921年8月進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是中共莫斯科支部負責人之一。留蘇期間,彭述之與瞿秋白、羅亦農被稱為中共黨內“留蘇三領袖”,曾主編中共中央機關報《向導》周報和黨的理論雜志《新青年》,1925年在中共四大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局委員。此后任中央宣傳部部長兼《向導》周報主編。中共順直省委員會書記,后因不同意中央的路線而被解除領導職務。
7,嚴怪愚(1911—1984),邵東人,是我黨早期的著名新聞工作者;因其文風犀利,筆挾風雷,性格剛正耿直,成為與范長江齊名的全國八大名記者之一;尤其是他第一個揭露汪精衛叛國投敵丑聞,其膽魄令后人敬佩。
8.賀綠?。?903—1999):邵東人,中國音協副主席,上海音樂學院院長,是中國著名音樂家、教育家,曾任職于中央廣播電臺音樂組,創作了《牧童短笛》《搖籃曲》《游擊隊歌》等眾多經典音樂作品,為中國音樂事業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9.尹如圭(1918—1949),邵東人,民國35年,創辦《開平周報》,以求實、敢言為宗旨,用事實揭露國民黨制造內亂,殘害人民的罪行,深受民眾的歡迎。后與《鐵報》合并,改名《勁報》并任社長,民國37年5月,因叛徒告密,尹被捕,酷受審訊,堅貞不屈。7月20日深夜被害。
10. 呂振羽(1900—1980):邵陽縣人,是著名歷史學家,他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歷史,著有《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中國政治思想史》等,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重要開拓者之一。
千年寶慶,文韜武略人才輩出,對于以上歷史文化人物排名,您有什么看法?
(作家簡介:譚擎玉,男、湖南省新邵縣人,法學學士,文學湘軍少壯派作家,2000年10月出生,6歲時在省級主流媒體發表文學作品,13歲加邵陽市作家協會,時為湖南省年齡最小的市級作家協會會員,全國200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至今已發表作品百多萬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