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深圳市第三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正式啟動。活動現場發布垃圾分類科普研學地圖、上線全域可回收物“深i回收”品牌,并聯合多領域代表發出垃圾分類“綠色宣言”,全面展現深圳垃圾分類工作創新成果。
發布三大項目提升垃圾分類便捷度
啟動儀式現場亮點紛呈,臺上垃圾分類宣傳周系列活動重磅發布,舞臺外麥當勞、喜茶、星巴克、奈雪等品牌、公益組織、回收企業參與綠色市集,全面展現深圳垃圾分類工作的先行示范成果,市民紛紛駐足觀看。
國民動漫IP“熊出沒”中的熊大、熊二也走出屏幕,來到活動現場,與市民互動,引起一陣歡呼。原來,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手華強方特集團,攜手“熊出沒”打造的《熊熊看分類》科普宣傳欄目全新升級,現場發布了2025年欄目預告片。
一直以來,深圳不斷豐富垃圾分類科普教育體系,更好地回應市民想要了解垃圾分類知識、知曉分類后的垃圾去哪了等內容的需求。在打造垃圾分類科普場館,形成市-區-街三級垃圾分類科普教育體系的基礎上,本次活動發布了深圳市垃圾分類科普研學地圖。地圖中涵蓋科普體驗場館、歷史博物館、末端處理設施等,串聯全市10個區(新區)的25個特色研學點,讓“垃圾去哪兒”更加明晰,方便市民前往參觀。
另一項值得關注的是,現場上線了全域可回收物“深i回收”品牌。“深i回收”小程序為市民提供一站式回收網點信息查詢服務,極速定位周邊所有可回收點位,地圖導航、地址詳情、營業時間等信息一目了然,從“想回收”到“愛回收”,只需指尖輕點,市民便可輕松參與垃圾分類,踐行綠色低碳生活。
深圳打造的“深i回收”品牌正通過一套標準VI體系、一個便民服務平臺以及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推動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為主的“科技+循環”雙核驅動,將環保行動轉化為可觸摸的城市溫度。
政企社聯動共筑生態文明圈
“我們垃圾分類工作者,將全力打造全鏈條分類體系,促進可回收物循環利用,推動垃圾分類提質增效!”
“我們物業行業,將強化分類設施管理,加強宣傳引導,推動居民養成分類習慣,共建‘綠色家園’!”
“我們再生資源行業,將積極推動兩網融合,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共筑‘循環型社會’!”……
活動中,來自政府、環衛、物管、餐飲、酒店、物流、商圈等各大領域的代表共同發出“綠色宣言”。餐飲協會倡議推行適量點餐,將“光盤行動”與廚余垃圾精準分類相結合。酒店業商會強調踐行垃圾分類“3R無廢酒店”理念,吸引入住旅客共同參與源頭減量、垃圾分類。快遞、外賣行業代表著眼包裝環節,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共同推進包裝綠色化、減量化。
現場所有與會人員、市民觀眾共同發出倡議,“一起以分類之約,創生態之城!共建美麗深圳,共享綠色未來!”
一句句倡議的背后,是面對垃圾分類的一份份沉甸甸的責任與擔當。這些領域均是與垃圾分類緊密相關的行業,他們的行動是做好垃圾分類的堅實基礎。
據統計,自2020年《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以來,深圳累計完成2.1萬余個分類投放點標準化改造,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突破49%,“蒲公英計劃”覆蓋超百萬市民家庭。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數據的得來,與全市垃圾分類工作者和深圳市民們的共同奮斗分不開。在垃圾分類領域,深圳將深化科技賦能與全民參與雙軌并行。”
垃圾分類宣傳周五大活動火熱來襲
接下來,在本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中,深圳將拉開“減量齊參與”“回收再利用”“分類接力行”“小手拉大手”“分類研學季”五大活動的序幕,再度掀起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潮。
通過組織開展“光盤行動”“盒聚變”“空杯減塑”“無廢商圈”等全民參與的主題活動,鼓勵市民參與“減量齊參與”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堅持減量行為,使用可再利用的產品。利用好“深i回收”小程序,以“回收再利用”行動為契機,開展智能回收箱進小區、可回收物積分兌換等系列活動,讓公眾看得見、查得到、參與了垃圾分類循環利用。
延續垃圾分類空間場景,將生活垃圾分類接力拓展至戶外。以“源頭減塑-分類回收”為鏈條,在鯤鵬徑全路段持續組織志愿者和市民開展“山海撿塑 綠美鯤鵬”系列宣傳活動,倡導“我的垃圾我帶走”等環保理念,通過這場持續性的綠色行動,將生態理念深植市民心中,為深圳遠足徑留下一抹動人的“綠美”風景。
此外,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將聯合團市委、市少工委開展塑料知識課堂,舉辦奶盒回收、芬芬小課堂、高校“蒲公英·綠色畢業季”等活動,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帶動家庭、社區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結合垃圾分類科普研學地圖,依托自有科普教育場館和末端處理設施,組織垃圾分類“科普館奇妙之旅”等活動,向公眾展示“垃圾去哪里了”的探尋之旅。
采寫:南都記者陳榮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