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由長春市志愿服務聯合會主辦,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長春市委社會工作部、長春市城市管理局、長春市朝陽區政府指導,長春市朝陽區城市管理局承辦的“分類齊參與 低碳新時尚”吉林省暨長春市第三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志愿服務主題活動在長春市歐亞賣場舉行。全市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組織代表、高校志愿服務團隊、社區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隊伍和市民參加活動。
宣讀倡議書
告白寄情凝聚綠韻,同心共筑生態新篇章
活動伊始,志愿者代表長春市 “春志驕子” 志愿服務聯盟輪值會長王書學、市民代表呂嘉實共同宣讀《長春市垃圾分類倡議書》。倡議書以詩意筆觸描繪長春的生態之美,發出“守護北國春城生態底色”的深情號召,并從三方面提出具體行動指引:
以知為帆,做垃圾分類的星火傳遞者
倡議市民主動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通過官方抖音、微博、微信公眾號等 “指尖課堂” 獲取科普內容,不僅自身熟練區分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標準,更化身“生活導師”,在家庭、鄰里、社交平臺分享分類妙招,讓環保理念如星火燎原般浸潤城市角落。
躬身力行,做垃圾分類的行動先鋒者
從日常生活細節出發,倡導將菜根果皮投入“廚余垃圾” 綠色容器,讓廢舊紙箱、塑料瓶在“可回收物”藍色港灣等待“重生”,將廢舊電池、過期藥品放入“有害垃圾”紅色防線,難以歸類的雜物歸入“其他垃圾”灰色容器。同時,鼓勵少用塑料袋、拒絕一次性餐具,以微小行動為地球“減負”。
凝心聚力,做垃圾分類的文明守護者
倡議市民以主人翁姿態守護城市文明,對誤投垃圾行為耐心提醒,及時反饋分類設施破損問題,推動垃圾分類從“要求”變為“習慣”,從“倡導”化作“實踐”。
圖片
這份倡議書不僅是對公眾的號召,更是一份踐行低碳生活的莊嚴承諾,凝聚著對綠色生活的向往與共建美麗長春的共同期盼。
引領與創新
夯實社區場景根基,構建標準化志愿體系
深耕社區場景:從試點示范探索到體系構建
活動現場,長春市城市管理局局長王華、長春市志愿服務聯合會會長姚麗為兩社區授牌,標志著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標準化、規范化體系建設邁出重要一步。
圖片
2025年,長春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在長春市城市管理局支持下,持續深入開展“志愿行 益起分”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項目,先后選定凈月高新區永興街道天澤社區、朝陽區前進街道孟家社區作為志愿服務參與垃圾分類示范社區,共同開展全方位的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工作,作為“志愿行 益起分”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項目首批試點社區,在雙方協同下已初步構建起“三位一體”的基層志愿服務參與社區垃圾分類模式。與社區共建“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工作站”,并組建由社區工作者、黨員志愿者、居民代表組成的“1+3”專班(1名站長統籌,宣傳員、指導員、監督員協同)。協調企業配備智能投放設備,邀請居民共同設計制作多種形式的可視化宣傳展板及內容等,逐步探索陣地及志愿服務參與垃圾分類的標準化。
圖片
社區先后通過“敲門行動”入戶宣傳2000余戶,開展“分類小課堂”10余場,覆蓋居民超2000余人次;創新“積分兌換”激勵機制,依托“社志家”平臺實現社區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數智化”管理,進一步探索服務機制精準化,下一步長春市志愿服務聯合會計劃以兩社區為樣本,提煉“宣傳發動—分類指導—監督整改—激勵反饋”四步工作法,編制《長春市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標準化操作手冊》并逐步在全市社區推廣,推動志愿服務從“單點突破”向“全域規范” 升級。
志愿力量聚合:優秀團隊嘉許與高校志愿賦能
活動同步開展“志愿服務參與垃圾分類優秀團隊(單位)”嘉許及高校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隊伍授旗儀式,構建“社會力量+高校智庫”的多元志愿矩陣。長春工業大學春雨志愿者協會、長春市信達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長春市朝陽區清和街道辦事處、長春歐亞賣場有限責任公司等7家單位獲“志愿服務參與垃圾分類優秀團隊”嘉許。其中,長春市信達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通過聯動社區、企業、志愿者隊伍廣泛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主題活動,并逐步形成資源、隊伍、力量整合參與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的創新模式。艷春小學以“小手拉大手”模式帶動師生家庭參與分類,形成“學校帶動—家庭參與”的聯動效應。
圖片
吉林財經大學、長春師范大學、長春人文學院、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7所高校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隊伍代表上臺接受授旗,正式啟動“協會—社區—高校”結對機制。高校團隊后續將依托“三個一”專項行動(每月1次校園宣傳、每月1次社區駐點參與、每季度 1次主題實踐活動),預計全年將向社區輸送超2000人次專業志愿者,推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向常態化、專業化深度融合,為社區治理注入青年智慧與活力。
賽事賦能創新:以創意項目助力參與垃圾分類
“長春市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在活動中正式發布,長春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執行秘書長蔣鵬介紹,賽事聚焦“社區治理需求”與“志愿服務創新”兩大維度,設置“分類宣傳類”“減量實踐類”“科技賦能類”三大賽道,鼓勵團隊圍繞智能分類設備研發、垃圾分類游戲化課程設計、可回收物閉環利用、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專業化等方向提交方案。參賽項目經評審后,將獲得導師指導及社區試點機會,優秀成果也將納入《“志愿行 益起分”長春市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項目創新案例集》,向全市推廣。此舉旨在通過“以賽促創、以創促行”模式,為垃圾分類注入“志愿動能”,預計吸引超50支隊伍參賽,催生一批可復制、可持續的志愿服務助力垃圾分類行動方案。
圖片
體驗與互動
體驗賦能實踐深耕,共燃群眾參與熱情
活動現場,特別設置了垃圾分類宣傳展區、智能互動體驗區、趣味互動游戲區和文藝演出。打造“視聽盛宴+沉浸體驗+宣傳實踐”的立體宣傳矩陣。
文藝表演:以藝術語言傳遞分類溫度
柔力球表演《陽光年華》以靈動舞姿演繹“剛柔并濟” 的綠色韻律,球拍劃出的弧線象征垃圾分類為城市注入的生機;舞蹈《手心有你》用輕盈的舞步、真摯的情感,傳遞出垃圾分類道路上,你我攜手同行,共建美好家園的堅定信念。
圖片
科技互動:智能回收機成“網紅打卡點”
活動特別設置了雙子座智能回收機體驗區,設備前吸引了大批市民駐足。該設備集成“智能稱重—自動分類—積分兌換”功能,市民可現場投遞塑料瓶、紙箱等可回收物,通過屏幕實時查看重量換算的積分值,并兌換環保購物袋、分類垃圾桶等禮品。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設備采用AI圖像識別技術,可精準識別20余種常見可回收物,包括玻璃瓶、廢紡、塑料包裝物等低值可回收物,誤投率低于5%。活動當日,超200余人次參與體驗。
圖片
多元體驗區:從知識科普到趣味實踐
除智能設備外,活動特別設置垃圾分類宣傳展區和趣味互動游戲區。宣傳展區通過知識展板和案例展示,系統解讀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與操作方法;趣味互動游戲區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提升市民參與度,現場設置“精準投籃助力分類,低碳‘投’出時尚范”“分類競賽齊參與,‘答’響低碳新時尚”“垃圾分類齊參與,低碳‘圈’出時尚范”等模擬垃圾分類游戲,也吸引了大批市民參與。在“精準投籃助力分類,低碳‘投’出時尚范”趣味互動游戲中,參與者通過正確回答垃圾分類問題,獲取投籃機會完成模擬投放任務通關者可獲得垃圾分類周邊紀念品;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此次活動以志愿服務為紐帶,通過倡議宣讀、示范引領、賽事激勵、文藝宣傳和互動體驗等多元形式,全方位推動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為構建“分類齊參與低碳新時尚”的城市文明新風尚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第三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期間,長春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將會同各城區、開發區開展多樣豐富的宣傳活動,持續深化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助力綠色低碳發展,讓垃圾分類成為城市最美風景線。
來源:長春市志愿服務聯合會
初審:張瑜
復審:李沖
終審:王繼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