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系化作戰的未來發展趨勢中,從數據鏈到態勢鏈再到勢態鏈的演變體現了作戰效能的深度躍升。最初,數據鏈作為基礎,通過傳感器等設備收集海量原始數據,為作戰體系提供信息支撐。隨后,態勢鏈將這些數據進行整合與分析,形成對戰場態勢的精準感知,使指揮人員能夠實時掌握戰場動態。最終,勢態鏈進一步升華,不僅感知態勢,還能基于態勢預測未來走向,主動塑造有利態勢,從而實現作戰行動的前瞻性和主動性,推動體系化作戰向更高層次發展,使作戰力量在復雜多變的戰場環境中更具適應性和制勝能力。
一、從數據鏈到態勢鏈、勢態鏈的發展是體系化作戰的未來發展趨勢
1、數據鏈是基礎
數據鏈是實現作戰單元之間信息共享和協同作戰的關鍵技術,能夠將指揮控制系統、武器平臺和傳感器等作戰要素緊密連接。其發展經歷了從點對點、點對面到面對面的傳輸規模擴展,從單一類型報文到多種類型報文傳遞的傳輸內容豐富,以及從分散建立軍種專用戰術數據鏈到集中統一建立三軍通用戰術數據鏈的應用范圍拓展。數據鏈的發展為作戰體系的高效運轉提供了信息支撐。
數據鏈是體系化作戰的神經中樞。它將天基、空基、海基、陸基等傳感器連接起來,構成戰場傳感器網絡,實現戰場全維感知與信息實時傳輸,提升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增強協同作戰效能、保障指揮決策高效性以及推動作戰體系智能化發展。
2、態勢鏈是關鍵
態勢鏈是在數據鏈的基礎上,對戰場數據進行融合、處理和分析,形成戰場態勢信息,并在作戰體系中進行共享和傳遞,通過融合多源數據,生成實時、全面的戰場態勢圖,為指揮決策提供支持。例如,美軍的戰場態勢感知系統能夠融合衛星偵察數據、無人機偵察數據、地面雷達數據等,為指揮員提供準確的戰場態勢。態勢鏈的發展趨勢包括多源情報融合,利用AI技術從“碎片整合”向“智能生成”躍遷,構建具有預測性、適應性與自治特征的作戰環境理解機制。
態勢鏈能讓作戰人員更直觀、準確地了解戰場當前的狀態和發展趨勢,為決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通過態勢鏈,各作戰單元可以基于共同的戰場態勢認知,更好地協同作戰,提高作戰效率和效果。
3、勢態鏈是升華
勢態鏈是在態勢鏈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對戰場態勢的深度理解和預測,以及基于態勢的自主決策和行動。它要求作戰體系能夠根據實時態勢動態調整作戰計劃和行動方案,實現作戰力量的自適應協同。例如,美軍的“馬賽克戰”概念強調作戰單元的分散部署和動態組合,通過勢態鏈實現對復雜戰場態勢的快速響應。勢態鏈的發展將推動作戰體系向智能化、自適應方向發展,提高作戰體系的靈活性和生存能力。
勢態鏈不僅關注戰場的當前態勢,還進一步考慮到作戰雙方的作戰能力、作戰意圖、作戰行動的發展變化等因素,對戰場態勢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和預測,形成對整個作戰勢態的把握。它強調從更宏觀、更全面的角度看待戰場,將作戰視為一個動態的、相互關聯的系統,從而實現更科學、更精準的決策和指揮。
簡言之,從數據鏈到態勢鏈再到勢態鏈,體現了體系化作戰在信息處理和運用上的不斷深化和拓展,有助于作戰各方在未來復雜多變的戰場環境中,更好地把握戰機,提高作戰效能,贏得作戰勝利。數據鏈、態勢鏈和勢態鏈都將更加智能化,能夠根據戰場態勢自動調整信息傳輸和作戰行動。未來作戰將涉及陸、海、空、天、電、網等多個作戰域,數據鏈、態勢鏈和勢態鏈將實現多域融合,支持跨域協同作戰。無人作戰平臺將在未來作戰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據鏈、態勢鏈和勢態鏈將支持無人系統與有人系統的協同作戰。數據鏈、態勢鏈和勢態鏈的發展將更加注重體系化和標準化,以實現不同作戰單元之間的無縫對接和協同作戰。
二、態勢感知中的數據鏈與非數據鏈
在實際的態勢感知系統中,數據鏈和非數據鏈往往是相互配合、共同發揮作用的。有效的態勢感知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段來獲取、處理和共享信息,以確保信息的全面性、準確性和及時性。以下是數據鏈和非數據鏈在態勢感知中如何協同工作的詳細分析:
1、數據鏈和非數據鏈的互補性
數據鏈的優勢在于高效傳輸,數據鏈能夠快速傳輸大量數據,支持實時更新態勢信息;抗干擾與保密性,通過加密和抗干擾技術,確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規模協同;支持多節點、多用戶之間的信息共享,適合復雜作戰環境。
非數據鏈的優勢在于獨立性,不依賴復雜的通信系統,即使在數據鏈失效的情況下仍能發揮作用;靈活性,適合局部、小范圍的態勢感知需求,如單兵作戰或小型作戰單元;直觀性,通過目視、聽覺等直觀方式獲取信息,適合快速反應場景。
2、數據鏈和非數據鏈在態勢感知中的協同作用
(1)信息獲取階段
數據鏈利用衛星通信、無線網絡等技術,從遠距離傳感器(如雷達、衛星偵察系統)獲取信息,通過數據鏈將傳感器數據實時傳輸到指揮中心或作戰單元。非數據鏈則是單兵或小型作戰單元通過目視、聽覺等方式直接感知局部態勢,使用簡單的通信設備(如對講機)進行小范圍的信息傳遞。二者協同方式表現為數據鏈提供宏觀態勢信息,非數據鏈補充局部細節信息,兩者結合形成完整的態勢感知基礎。
(2)信息處理階段
數據鏈在指揮中心或作戰單元的服務器上,對通過數據鏈傳輸的大量數據進行集中處理和分析,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快速識別態勢變化。非數據鏈則在單兵或小型作戰單元中,通過本地設備(如手持終端)對局部信息進行初步處理,通過人工判斷和經驗,快速做出初步決策。兩者協同方式是數據鏈支持大規模數據處理,非數據鏈提供快速的局部決策支持,兩者結合提高態勢感知的效率和準確性。
(3)信息共享階段
數據鏈通過高速數據鏈將態勢信息實時共享給所有作戰單元和指揮中心,支持多用戶之間的協同作戰,確保信息的一致性和時效性。非數據鏈在數據鏈覆蓋不到的區域,通過人工傳遞、手勢等方式進行信息共享,在局部區域,通過簡單的通信設備(如對講機)進行信息傳遞。數據鏈實現大規模信息共享,非數據鏈在局部區域提供補充,確保信息傳遞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3、實際應用場景
(1)軍事作戰
大規模協同作戰中數據鏈用于連接空中、地面、海上等多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作戰,非數據鏈用于單兵或小分隊在復雜地形或通信受限區域的態勢感知。在局部區域作戰過程中數據鏈支持指揮中心與前沿作戰單元之間的信息傳輸,非數據鏈用于前沿作戰單元內部的快速信息傳遞。
(2)民用領域
航空交通管理中數據鏈用于傳輸飛機的飛行參數、氣象信息等,非數據鏈(如目視觀察)用于飛行員在復雜天氣或通信故障時的應急態勢感知。災害救援中數據鏈用于連接救援指揮中心與各救援隊伍,實時共享災害信息,非數據鏈(如現場人員的目視觀察)用于快速評估局部災情。
有效的態勢感知需要數據鏈和非數據鏈的協同工作。數據鏈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傳輸和大規模協同能力,非數據鏈則在局部區域或通信受限情況下提供補充和應急支持。通過兩者的結合,可以實現信息的全面獲取、快速處理和有效共享,從而提高態勢感知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具體需求和環境條件,合理配置數據鏈和非數據鏈資源,確保態勢感知系統的高效運行。
綜上所述,從數據鏈到態勢鏈再到勢態鏈的演進,反映了現代軍事通信和作戰體系從單純的信息傳輸向高效態勢感知和協同作戰的轉變。這一過程不僅提升了作戰效能,還推動了軍事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從數據鏈到態勢鏈、勢態鏈的發展是體系化作戰的必然趨勢,將為未來作戰提供更高效、更靈活、更智能的作戰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