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得到,一向疑以穩著稱的李嘉誠,竟然栽在了自己熟悉的房地產上!
025年的5月日,香港的廉政公署發布了一個公告,那就是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開發的觀塘安達臣道港人首置盤的項目,因為鋼筋工程偷工減料被立案調查了。
這消息一出引起全香港的嘩然,說好的超人品質呢怎么連鋼筋都敢少用了。
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施工失誤,廉政公署是披露了鋼筋分包商為了多撈油水,直接是賄賂了工程的監管人員,用假文件來掩蓋鋼筋數量不足,位置偏移的一些問題。
更離譜的是,這些被收買的內鬼,包括總承包商,員工顧問,公司監督員,甚至是分我判商老板,整整被抓了10個人。
涉事的項目是長實集團2020年以49.5億港元拿下的“港人首置盤”,原計劃是建6棟近3000戶的一個住宅,其中有1000戶是要以市場價8折出售的,專門供給剛開始置業的年輕人。
結果呢?就出現了鋼筋偷工減料,導致樓體結構安全隱患重重,臺風一來怕是直接要變成危樓了!
這次翻車也不是偶然的,長實系的黑料早就已經是行業的公開秘密了。
2005年,北京的逸翠園項目因為樓板薄如紙,墻體歪斜被收回整改,創下了北京樓市交房后召回的一個記錄。
還有就是他屯地坐等漲價事件,成都某地塊捂了10年地塊漲了20倍,北京姚家園項目拖了6年才開發,利潤直接翻了5.6倍。一邊是慢慢吞吞的開發坐收土地紅利,一邊用外包施工來壓成本。
事件曝光以后,長實集團是火速地做出了回應,他們表示:支持廉政公署的一個行動,正在商討補救措施。
但是網友并不買賬,把鍋都甩給了分包商,監管責任在哪里呢?李嘉誠不是號稱現金流穩健嗎?怎么連鋼筋錢都要省?
李嘉誠的財務策略一向是以低負債,慢開發著稱的,負債率只有10%,是遠低于內地房企的80%的。
但是這次事件也是暴露了一些問題,他們對施工環節失控,外包給低價的承包商,監管層層腐敗,在李嘉誠的招牌只能砸在自家的工地上了。
就在去年,李嘉誠還被奉為不爛尾的良心代表,內地房產企業爆雷潮中,他的專項專用,不掙最后一個銅板的理論,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現在看來所謂的良心,不過是比爛尾時代的幸存者偏差而已。
這次香港廉政公署的行動或許會給整個行業帶來一個轉折點,廉政公署是計劃用科技手段來強化工程的監督,堵住造假的一個漏洞。
那么你對于李嘉誠旗下的公司偷工減料的問題,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信息來源
李嘉誠囤地黑歷史(和訊網,2020)
香港廉政公署調查詳情(搜狐新聞、觀點網,2025)
長實系質量門事件(前瞻網,2012)
李嘉誠財務策略分析(鳳凰網,20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