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王寧)5月24日,據深圳120調度數據顯示,5月1日以來,深圳120共接診了9名蛇咬傷患者。5月24日,深圳市名中醫、深圳市中醫院蛇傷科主任曾仲意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圳不僅120接診了蛇咬傷的病人,醫院也有。自5月中旬以來,深圳市中醫院每天也會接診1~2例蛇咬傷患者。”
5月8日,深圳市鹽田區一市民被蝮蛇咬傷右足跟部。深圳市急救中心供圖
據了解,廣東地區共有蛇類6科50屬93種,其中毒蛇有33種,最為常見的有竹葉青蛇、銀環蛇、眼鏡蛇、眼鏡王蛇、五步蛇、蝰蛇等。竹葉青蛇是廣東地區活動最頻繁,也是致傷人數最多的毒蛇。
“臨床上,咬傷患者的蛇類中,最多的品種是竹葉青蛇,近兩年被眼鏡蛇咬傷的患者也較多。目前在病房中就有三位被眼鏡蛇咬傷的住院患者。”曾仲意表示,被毒蛇咬傷后,常見的毒素類型包括血液毒、神經毒和細胞毒,常引發紅腫疼痛、凝血障礙、神經肌肉麻痹或局部組織壞死等癥狀。不同毒素會導致不同臨床表現,如五步蛇的血液毒可致傷口周圍腫脹、疼痛、皮下出血甚至全身各部位出血,神經毒素中毒癥狀有乏力、上眼瞼下垂、言語不清、吞咽困難,嚴重者出現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細胞毒素則會造成局部的壞死和潰瘍,導致功能障礙。
5月20日,深圳市名中醫、深圳市中醫院蛇傷科主任曾仲意(左二)在蛇傷病房查房。受訪者供圖
被蛇咬傷后及時就醫并進行規范化處理是關鍵。曾仲意表示,被蛇咬傷后,應迅速脫離現場,立即用清水反復沖洗傷口以減少蛇毒殘留。若條件允許,可拍照記錄蛇的特征,便于醫生判斷蛇種、精準用藥;但若無法確認蛇種,醫生也可根據中毒癥狀進行診斷和治療。此外,患者被咬傷后還要保持鎮定,緊張奔跑會導致蛇毒加速擴散;同時可以用較寬的繃帶和夾板固定受傷肢體,減緩毒素進一步擴散。
深圳市內各區有抗蛇毒血清醫院信息表。深圳市急救中心供圖
抗蛇毒血清是治療毒蛇咬傷的關鍵藥物,比如竹葉青蛇咬傷,可用抗五步蛇毒血清或抗蝮蛇毒血清治療。曾仲意表示,目前國內有4種抗蛇毒血清可覆蓋多數毒蛇咬傷的救治,但因部分蛇種罕見,導致一些醫院只儲備較為常見的血清。深圳市急救中心整理的信息表顯示,市內有抗蛇毒血清的醫院共11家,每個區至少一家醫院有抗蛇毒血清。
蛇咬傷從治療到康復的時間取決于蛇種及中毒程度。竹葉青蛇咬傷患者在及時救治后,多數不會留下后遺癥,但有些病例可能會有較長時間的腫脹,部分甚至持續1-3個月才完全消退。曾仲意特別提醒,近年來,醫院接診的因飼養銀環蛇、蝰蛇等毒蛇作為寵物而被咬傷的案例增多,這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因此并不建議養帶毒的蛇寵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