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尼日爾軍政府在3月份開始對中國企業打壓,驅逐了三名中石油高管(中石油津德爾煉油廠、西非石油管道公司)和關停專為中石油服務的酒店,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后又寫了篇文章,分析某國軍事組織在本次事件中的影子《》,可惜因某種原因,該篇文章未能發出。
但此事件并未就此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高管被驅逐后,津德爾煉油廠等中資項目陷入運營困難,而尼日爾多地也出現了停電現象,顯示當地員工難以獨立維持復雜設施和大公司的運行。事件的緣起是因為尼日爾無力償還中石油提供的4億美元預付貸款有關,軍政府通過行政手段施壓中石油,包括額外加稅1.3億美元及要求安置不合格的本地高管,遭到中方拒絕后對中方高管進行強制驅逐。
而其之所以無法償還之前中石油提供的4億美元貸款,更多緣由是與西方交惡,軍事政變后對美國的無人機軍事基地及法國的鈾礦下手,并陸續遭到各方制裁,包括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的制裁,歐盟制裁及美國和法國暫停了對尼日爾的援助,并取消了軍事合作。而尼日爾加強了與俄羅斯的合作,不過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形式,對其幫助有限。
但尼日爾軍政府在實現軍事政變后,一直奉行民粹主義政策,特別是在原材料、石油和鈾方面,希望能效果俄羅斯,將一些關鍵資源收歸國有。
尼日爾不斷批評中國企業“蔑視”該國法規和缺乏對尼日爾工人的價值肯定,譬如他們指責中國籍員工平均月薪高達8678美元,而同崗位本地員工薪資只有1200美元,是中國籍員工的1/7,要求減少員工薪資差距。近日,尼日爾石油部長奧馬魯在致中石油尼日爾項目公司董事長的一封信中,要求他“終止所有在石油行業工作總期限超過四年的外籍人士的雇傭合同,自2025年5月8日起生效”。
此外,奧馬魯在法新社查閱的文件中指出,“屬于此類的中石油尼日爾項目公司代理人、分包商及其服務提供商必須在2025年5月31日之前離開尼日爾領土”
接下來,中石油在尼日爾22年布局,和投入的50~60億美元何去何從,是個問號。
總之,對于一些政局不穩定,貪腐嚴重的國家,投資都是個巨大的冒險。
導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