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緬甸若開軍(AA)發動突襲,成功占領皎漂鎮內兩處緬軍重要據點。此舉直接撕開了緬軍在若開地區的防線,也讓中緬雙方高度關注的皎漂港項目面臨風險。
【若開軍占領皎漂鎮重要據點】
事發后,敏昂萊政府反應迅速,陸軍、海軍、空軍同時出動,試圖通過三線反攻奪回控制權。目前緬軍正展開地毯式轟炸、海上封鎖與地面圍剿,一場圍繞“皎漂命脈”的激烈反撲正在上演。
但問題是,緬軍能打贏嗎?更重要的是,中國在緬的重要布局,會不會因此出問題?
提起皎漂港,很多普通讀者可能并不了解。皎漂港是中緬經濟走廊的起點,也是中國—緬甸油氣管道的始發站。
這條管道全長約800公里,橫穿緬甸,直通中國云南瑞麗,是中國西南地區的能源生命線。自2013年投入運營以來,皎漂港成為中國繞開馬六甲海峽、直取印度洋能源的重要節點。
通過這里,中國可以更高效地接入中東、非洲的石油與天然氣,極大增強了我國能源通道的多元化與安全性,降低了對馬六甲的依賴。這種戰略通道,是典型的“有備無患”式布局,意義不可低估。
換句話說,皎漂港不是普通港口,而是中國手中掌握的一張能源戰略的“王牌”。
據當地可靠消息,早在5月初,若開軍就已逼近皎漂鎮區,19日的突襲不過是“蓄謀已久”。在熟悉地形、掌握民意的前提下,若開軍部隊輕而易舉擊潰緬政府軍守軍,打得極其干脆。
【皎漂港對中緬都很重要】
目前,盡管緬軍在火力上擁有壓倒性優勢,但從實戰表現來看并不占上風:一方面,若開軍作為若開邦本地勢力,對地形地貌極為熟悉;另一方面,若開邦本就是若開族為主的地區,當地不少民眾對軍政府強烈不滿,對反政府武裝天然抱有支持。
更關鍵的是,緬甸當前面臨全國范圍的多點戰事。克欽、果敢、撣邦、孟邦等地,都有民地武起事,這就導致緬軍兵力分散、補給緊張,就算想全力保皎漂,也力不從心。換句話說,這場戰役若不能迅速奏效,很可能會演變為拉鋸戰,將嚴重消耗緬軍元氣,甚至可能波及更多戰略據點。
但對敏昂萊來說,這場戰役不僅要打,而且必須贏,原因有三:
其一,財政命脈不能斷。皎漂港所在的中緬油氣管道項目,不僅對中國有利,也為緬甸政府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據估算,僅管道過境費、能源運輸稅及附帶設施維護費用,每年可為緬政府創收數千萬美元。這對目前財政緊張的軍政府而言,是一條“外匯命脈”。皎漂若失,這筆收入將直接中斷。
其二,政治顏面不能丟。皎漂港是軍政府少數幾個還能拿得出手的“統治成果”,一旦被反政府武裝奪走,不僅象征緬甸軍方無力維穩,更可能在全國激起更多地區效仿,引發連鎖反應,其政治合法性也會被進一步削弱。
其三,地緣失控不能出。皎漂港位置接近孟加拉灣,靠近印度洋門戶,是中國進入南亞的重要落點。一旦被民地武力量控制,極易被外部勢力滲透利用。包括印度、美國甚至其他西方勢力,可能借此插手緬甸局勢。
【中國一直在積極推動緬甸局勢恢復平穩】
對中國來說,皎漂港的重要性不只是“一個港口”那么簡單,它背后連著的是能源運輸的大動脈,連著中國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也連著中國在東南亞布局的整個盤子。
皎漂項目是“一帶一路”在南亞的標志性工程,港口、工業園、能源中轉站樣樣都是“重頭戲”。但現在,一旦戰火燒到跟前,別說新項目推進不了,連已經建好的都可能要按下暫停鍵。
如果緬軍連皎漂都保不住,那中方也必須重新算賬:這個地方還靠不靠得住?還能不能繼續投錢、投資源?甚至要不要調整和整個南亞國家的打交道方式?這些都不是小事。
正因如此,中國也一直在推動緬甸局勢恢復平穩。過去幾個月,中方已多次派出外交代表團、協調小組前往緬北與若開地區,就是想幫緬方穩定局面,壓住火頭。說白了,中方不想也不會插手緬甸內戰,但中國自己的利益必須保住。
對中國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一點——不能讓皎漂港出事。不求它風平浪靜,但至少不能亂套。只要這里不亂,油氣能進來、項目能推進,別的都好說;但要是這里出問題,連帶的損失可能比想象中大得多。
現在皎漂已經成了風口浪尖的“焦點”,誰能守住它,誰在緬甸就有發言權。對緬甸來說,它是翻盤的“關鍵牌”;對中國來說,它是不能出錯的“壓艙石”。
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突發情況”——風浪再大,港口不能丟;火線再熱,項目不能斷。
因為我們都明白,這條“能源通道”,是真的斷不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