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網訊(劉帥辰 記者 石巖松)為全面提升城市安全感,哈爾濱市公安局樹牢“主防警務”理念,推動全市公安機關防控前移,通過機制創新、警民聯動、精準施策,全面構建“預防在先、處置在早”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為群眾筑牢平安防線,描繪“警察常見、警燈長亮”的城市安全新圖景。
“警力前置+多元巡防” 織密防控“安全網”
“現在家門口隨時能看到警察,心里特別踏實。”社區居民王女士的感慨道,這正是全市巡邏防控機制升級的真實寫照——當警燈成為社區“平安燈塔”,當民警成為群眾身邊守護者,基層防控的“安全網”正越織越密。
哈市公安局將警務重心從“事后處置”轉向“源頭預防”,通過科學調配警力、創新巡邏模式,實現見警率與管事率雙提升。推行常態化巡防機制,組織警力以徒步巡邏、定點值守、入戶走訪等形式深入社區,同步在治安復雜區域增設夜間警燈閃爍點位,形成“警察常見、警燈長亮”的直觀震懾。采用“步巡+車巡”“日巡+夜巡”組合模式,重點增加居民小區、商業街區、校園周邊等人員密集區域的巡邏頻次,讓群眾“一出門就能見警、一求助就能找警”。注重點線結合,發動“冰城紅警”隊伍,對重點場所開展全覆蓋巡邏防控,最大限度壓縮了違法犯罪空間。
“警民聯動+共建共享” 激活治理“源動力”
基層治理的關鍵在共建。哈市公安局以“主防警務”為紐帶,推動公安機關與社區、物業、志愿者等多元主體有機聯動,構建“民警主導、群眾參與”的群防群治體系。聯合社區黨支部、“冰城紅警”隊伍、物業公司及居民代表,通過每月聯席會議機制,定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反詐宣傳、安全隱患整治等工作,統籌社區治理,利用“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及時發現并化解各類安全隱患和矛盾糾紛,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從‘獨角戲’到‘大合唱’,群眾的參與讓治理更有溫度。”社區負責人說道。社區居民主動提供線索、參與巡邏已成常態,構建平安和諧家園,家家都有參與感,人人都是主人翁。
“宣防一體+警民共治” 筑牢平安“奠基石”
“一面錦旗、一聲感謝,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激勵。”南崗分局松花江街派出所收到的“辦案神速暖人心”錦旗,正是警民魚水情的縮影。
“主防警務”的成效,最終落腳在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上。哈市公安局持續優化警務機制,推動警力前置、防控前移,以更精準的舉措、更溫暖的服務,通過“警民夜話”“防詐課堂”等活動,以案例講解、情景模擬的形式,有效增強群眾的防范意識,依托“14+N”微信群常態化收集民意,社區警務品牌已成為社區居民心中的平安符號,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安全就在身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