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報道
編輯:犀牛
【新智元導讀】出口管制讓昔日在中國AI芯片市場占據95%份額的英偉達跌落至50%。最新爆料稱,黃仁勛將祭出一顆「閹割版」GPU。這場自救能否讓英偉達守住市場,還是進一步把客戶推向國產陣營?
過去,英偉達在中國AI芯片市場幾乎「壟斷」,出貨占比95%。
然而,在美國出口限制以及國產芯片崛起的背景下,現在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跌至50%。
為了應對這一局面,黃仁勛即將亮出一顆「閹割版」的Blackwell GPU。
據兩位消息人士稱,這款GPU將采用英偉達最新一代Blackwell架構AI處理器,預計定價在6500美元至8000美元之間,遠低于H20的1萬美元至1.2萬美元的售價,計劃最早6月開始量產。
這款芯片不僅價格更加便宜,還可能重塑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競爭格局。
為了符合市場需求及出口限制,英偉達選擇以較低性能的RTX Pro 6000D(一款服務器級圖形處理器)為基礎設計新芯片,采用GDDR7內存而非高帶寬內存,制造工藝也較為簡化。
最新的出口限制對GPU內存帶寬設置了新的上限——這是一個衡量主處理器和內存芯片之間數據傳輸速度的關鍵指標。
在需要處理海量數據的AI任務中,這項能力尤其關鍵。
投資銀行Jefferies估計,新法規將內存帶寬限制在每秒1.7-1.8TB。相比之下,H20的內存帶寬可達每秒4TB。
此次新款GPU使用GDDR7內存技術約每秒1.7TB的帶寬,剛好在出口管制限制之內。
兩位消息人士補充說,該芯片不會使用臺積電先進的CoWoS(Chip-on-Wafer-on-Substrate,芯片-晶圓-襯底)技術。
這是首次公開該款芯片的細節,英偉達發言人表示,公司仍在評估他們「有限的」選擇。
市場份額暴跌
中國仍然是英偉達的巨大市場,在過去一個財年占其銷售額的13%。
在美國出臺限制芯片政策后,英偉達不得不第三次為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定制GPU。
美國于4月份禁止H20之后,英偉達最初考慮為中國開發H20的降級版本,但該計劃未能成功。
英偉達CEO黃仁勛上周表示,公司較早的Hopper架構(H20所使用的架構)在當前的美國出口限制下已無法再進一步修改。
據兩位消息人士稱,英偉達還在為中國開發另一款Blackwell架構芯片,計劃最早于9月開始生產。目前無法立即確認該型號的具體規格。
黃仁勛本周對記者說,自2022年美國開始實施芯片的出口限制以來,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統治地位如同遭遇風暴,從95%的巔峰驟降至50%。
市場份額主要被中國國產的芯片搶走。
黃仁勛警告,持續的出口限制如同一把雙刃劍,不僅限制了英偉達的業務拓展,還將推動更多中國客戶轉而選擇迅速崛起的國產芯片。
由于美國限制H20人工智能芯片出口,英偉達承擔了55億美元的費用,這筆費用主要源于H20庫存積壓及供應鏈調整帶來的損失。
黃仁勛周一在Stratechery播客中表示,該公司還不得不放棄150億美元的銷售額。
留給英偉達的時間并不多——Blackwell的投產窗口、美國監管的門檻、國產算力的狂飆,都在壓縮它的回旋余地。
這次的「閹割版」GPU,對于英偉達既是一場貼著紅線狂奔的豪賭,也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分岔口的一次壓力測試。
是重新奪回失地,還是把更多客戶推向國產懷抱,很快就會見分曉。
參考資料:
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nvidia-launch-cheaper-blackwell-ai-chip-china-after-us-export-curbs-sources-say-2025-05-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