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隨著中美發布聯合聲明,這場從4月初開始,由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手挑起來的關稅戰,暫時宣告結束。
原本以為,特朗普經過這么一折騰,應該會消停一陣子,但不曾想,在短暫偃旗息鼓十天之后,特朗普又開啟了第二輪的關稅大戰。
而這一次,特朗普的攻擊對象,是美國的盟友歐盟。
“下周就開始收,不跟你開玩笑”
4月份的關稅戰,特朗普可以說是處處吃癟。
在特朗普大舉關稅大棒之初,他覺得在美國的霸權下,世界各國理應是迅速俯首稱臣,“乖乖”的簽字畫押,接受他的關稅政策。
結果,中國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反制。
而在此之后,特朗普不斷加大力度,試圖在氣勢上壓過中國,但中國不為所動,依然堅決反制到底。
由于中國的反制起到了作用,其他多個國家也開始躍躍欲試,其中還包括與美國亦步亦趨的日本。
日本首相石破茂就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不會在關稅問題上輕易妥協。
這就導致,特朗普這邊是騎虎難下,而眼看自己既丟面子又丟場子,特朗普盡管心中不情愿,但還是硬著頭皮與中國簽署了《聯合聲明》。
至此,關稅戰第一階段結束,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由于沒有在中國身上占到便宜,還被全世界當笑話看,特朗普是憋了一肚子火。
正因如此,特朗普轉頭就把火發到了歐盟身上。
5月23日,特朗普就公開宣稱,建議對所有歐盟商品征收50%的關稅,并且,特還給出了明確日期,也就是從今年的6月1日開始征收。
按照這個時間來看,那就是一周后。
特朗普此話一出,立刻一石激起千層浪,且不說其他國家有什么反應,單是歐盟這邊,當場就炸鍋了。
50%的關稅啊,要知道,在今年4月份關稅大戰正激烈之際,特朗普曾宣稱要對中國加征50%的關稅時,就已經被視為是其“瘋了”,并且還有評論認為,這是一種不加掩飾的敵對行為。
當然,中美同臺較量,因此以特朗普的行事風格,這么做倒也正常,但問題是,這次特朗普的對象是歐盟。
要知道,歐盟歷來是美國的盟友,而這就意味著,特朗普這是要對盟友下狠手了。
而在中美簽署《聯合聲明》后,中美雙方只保留了10%的基礎關稅,其他在近期加征的關稅已經全部取消。
這么看的話,歐盟作為美國的盟友,在6月1日之后,將會被美國征收遠超中國的關稅,這個結果,歐盟是做夢都想不到的。
不僅是被特朗普加征50%的關稅,更重要的是,歐盟這個昔日的美國盟友,如今被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罵的一無是處。
就在中美簽署《聯合聲明》的同一天,特朗普就在公開講話中,用“下流”二字來形容歐盟,話里話外,真的是對歐盟恨得咬牙切齒。
至于特朗普究竟是不是真的恨歐盟,還是因為對中國的貿易戰失利導致的怒火轉移,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特朗普確實要對歐盟下狠手了。
特朗普5月23日的公開表態,不同于往日的“打嘴炮”,而是實實在在要對歐盟下手,甚至為了防止歐盟誤以為自己是口頭威脅,他還“貼心”的提出,要在6月1日就開始實施。
特朗普為何會突然對歐盟發難?
表面上看,第一階段的關稅戰已經暫告一段落,按理說特朗普也應當消停消停,結果一轉頭就突然對歐盟發難。
但實際上,造成這一結果的,一方面是特朗普等不及了,而另一方面,則是歐盟的“軟弱”。
先說特朗普為何等不及,早在今年2月,也就是特朗普剛剛上臺的時候,他就宣布對哦歐盟汽車以及零部件征收25%的關稅。
而在此之前,美對歐盟在這方面的關稅率為2.5%,也就是說,一下子上升了十倍。
到了4月2日,即特朗普實施所謂的“對等關稅”之際,他對歐盟約70%的輸美產品又加征了20%的一般關稅,而對關鍵領域,包括機械、半導體、銅等則加征25%的附加關稅。
對此,當時的歐盟也是炸成一鍋粥,但由于最終歐盟意見不一,所以沒有像中國那樣實施反制,加上特朗普當時正值焦頭爛額,所以他就在4月10日宣布,對歐盟暫緩實施90天,也就是說,加征關稅的政策,等90天后再說。
但僅僅過去了43天,特朗普就等不及了,直接把對歐盟的關稅提高到了50%,且從6月1日就要實施。
而之所以等不及,原因倒也不復雜,因為特朗普在跟歐盟的談判之中,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
在關稅戰之初,特朗普曾向歐盟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是要求歐盟單方面降低火取消對美關稅,而美國這邊,則繼續保持對歐盟的關稅,根據情況可適當調整,但絕不會取消。
這個政策,任誰看了都有點欺負人,因此歐盟這邊又提出,不如大家把關稅都取消,這樣不就行了嗎?但特朗普卻不答應。
不答應的原因,是特朗普認為就算關稅都取消,但美國也會吃虧,尤其是歐盟設置有太多限制美國商品進入的壁壘,因此,彼此降低或者取消關稅對美國毫無意義,只有歐盟取消,美國繼續保持才行。
而第二個條件,是特朗普要求歐盟承諾購買價值3500億美元的美國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可以此來換取關稅減免。
對于這一點,歐盟更無法答應,一來是沒那個實力,二來則是即便買了,后期支持化石能源的共和黨換成了反對化石能源的民主黨,那歐盟花大價錢投資建設的相關配套怎么辦?
由于始終談不攏,因此本就在中國這里處處吃癟的特朗普,滿肚子邪火自然發到了歐盟身上,他直接發文表示,歐盟“都是一群壞人,這么多年占盡了美國的便宜”,言外之意,就是如今對歐盟加征50%關稅,也是對方“求仁得仁”的結果。
三、再次證明,一味忍讓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
特朗普針對歐盟的50%關稅到底會不是真的如期實施,以及歐盟這邊又會怎么應對,我們暫且不說,從這件事中,再次驗證了一個樸素的道理,那就是你越忍讓,對方就會越得寸進尺。
4月份的關稅戰開打之后,歐盟最開始的反應也十分強烈,但在特朗普宣布關稅政策暫緩90天實施后,歐盟卻來了一個昏招,其不僅沒有繼續強硬反制,反而選擇暫緩對價值210億歐元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措施,以此試圖換取談判空間。
表面上看,歐盟這一舉措是理智克制的表現,但關鍵在于,特朗普卻不是這種人。
當時的特朗普,正焦頭爛額于中國的反制,因此就急需要平息后院起火的狀況,所以這才出臺了暫緩90天政策。
而歐盟這邊,也沒有真正意識到特朗普是一個吃硬不吃軟的主兒,認為只要自己退一步,特朗普就會禮讓一分。
結果,歐盟的退讓,并沒有換來特朗普的相應尊重,反而變本加厲更進一步。
如今,歐盟怕是想哭的心都有,但這又能怪誰呢?從4月初到5月中旬,中國的堅定反制,已經給全世界了一個很好的范例,哪怕稍微用點心,照著現成的樣板學,也不至于落到如今下場。
當然,哪怕是到現在這種地步,歐盟也不是沒有自救的機會,只要其肯下定決心照著中國學習,與美國堅決對抗到底,加上其又是美國的長期盟友,那么美國內部還是有力量會出來阻止特朗普與歐盟之間的大戰的。
但問題是,歐盟有這個決心和實力嗎?目前看,夠嗆。
決心這方面,首先要團結一致,但歐盟目前內部散沙一盤是人盡皆知,各懷心思是常態,別說這種強硬對抗美國的大事,就是小事能統一意見都費勁,所以想下定決心并付諸于行動,怕是難上加難。
而實力這方面就更不用說了,美國離了歐洲可以活,但歐洲離了美國可以嗎?最關鍵是的,中國敢于堅決反制是因為自身實力過硬,而歐洲有這種實力嗎?
所以,接下來的美國與歐洲關稅大戰,大概率是歐盟一敗到底,被迫接受美國提出的各種條件,沒辦法,誰叫自己不爭氣呢?到那個時候歐盟將會真正明白,中國在關稅大戰中的堅決反制以及最終成功,是建立在自身強大的實力基礎上的,沒有實力,說什么都是枉然。
而通過此次中美貿易戰,也讓我們對毛主席的“紙老虎”理論有了進一步認識,戰略上,我們可以將敵人視為“外強中干”的紙老虎,但在戰術上,我們必須做到重視,在不斷強大自身的同時,還要保持“獅子搏兔”的思路,萬不可有輕敵之心,只有這樣,我們的勝利才會來的更加穩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