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5月25日報道 5月23日,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廣電局聯合組織的2025年“時代光影 百部川揚”進基層、進企業、進高校宣傳活動走進資陽市安岳縣。安岳石刻獨具匠心,精妙絕倫。被授予“中國民間藝術(石刻藝術)之鄉”,又有“中國佛雕之都”之稱。
近年來,安岳縣積極探索鄉村旅游發展新模式,重點推動北部、中部、東部三大文旅組團發展。依托八妙臥佛院景區,建設“石窟+水”組團,著力打造八妙臥佛旅游區;依托圓覺洞景區,建設“石窟+數”組團,著力打造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依托毗盧洞、華嚴洞景點,建設“石窟+山”組團,著力打造“安檸石光”巴蜀文化體驗區。
在八妙臥佛院景區,一尊身長23米的左側臥佛逐漸映入記者眼簾。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一尊左側臥佛。
據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八妙臥佛旅游區前期完成臥佛風景道驛站、臥佛書院、水月集民宿、小灣游客中心、紫藤長廊、祈福長廊等21個節點建設。建成后,新增特色商品銷售、民宿管理、游船管理等20個就業崗位,并與村集體經濟聯合成立合資公司,按照利益聯結機制,實行股權量化、按股分紅,實現帶動臥佛村經濟發展1000余萬元,促進村民富裕富足、繁榮振興。后期,依托臥佛院、跑馬灘水庫文化自然資源,建設“三區、一谷、一村、一帶”,打造集山水田園綜合體、商業街區、度假酒店等休閑業態于一體的鄉村振興農文旅融合示范項目。
安岳石刻始鑿于公元521年,鼎盛于公元8世紀初至12世紀初的唐宋時期。歷代石窟有230余處、大小造像10萬余尊,石刻經文40余萬字。如何更好保護利用,一直是大家思考的問題。
今年5月1日,四川首座石窟數字化文旅綜合體—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對外開放,古老石刻藝術在現代科技的助力下煥發出的新活力。
石窟數字展示中心是四川首座以數字化的方式展示石窟的文旅綜合體。以石窟數字體驗館、石窟數字影院(含石窟藝術3D8K球幕影院與Boxfilm沉浸式影院)、文化交流中心(安岳錦江賓館)、游客中心及石窟文化商業街區為依托,樹立石窟文化旅游體驗新標桿。
安岳石窟很多而且較為分散,遍布每個鄉村,通過數字化的方式游客讓游客能夠以現代視角闡釋安岳石窟藝術,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了解安岳石窟,從而能夠更好選擇參觀石窟的旅游路。
在這里,千年石窟不再是凝固的歷史遺跡,而是通過動態光影與交互設計,將造像藝術、雕刻工藝、歷史故事進行全景式還原,以鮮活生動的形態重現昔日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