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岳縣東勝鄉金竹村,734畝荒廢四年的土地如今重現生機——新栽的檸檬苗吐露嫩芽,連片的小麥迎風搖曳。這片“沉睡土地”的復活,得益于東勝鄉人大歷時一年半的攻堅:依法解除糾紛合同,引入新產業,預計為206戶農戶挽回損失112萬元。
“人民代表為人民,再難的‘死結’也要解!”站在金黃麥田邊,鄉人大主席廖永紅感慨道。
亂局:土地遭遇“連環劫”
一場持續多年的土地流轉糾紛讓金竹村的734畝良田徹底荒廢。時間回到2008年,何某與金竹村4、5、7組農戶簽訂了一份長達20年的土地流轉合同。
然而,2020年何某因經濟糾紛被判入獄,法院凍結土地并轉租他人,轉租方因虧損撤離,法院將土地退還何某,何某拒不履行合同,由此,206戶農戶連續四年未獲租金。
“我們這些靠地吃飯的農民,眼看著好端端的良田變成荒地,心里真不是滋味……”村民張成立回憶說。金竹村的鄉人大代表何遠明想起當時的場景,感慨萬千:“那時候的田里,野草長得比人還高,野雞都在里面做窩!”
破局:雙向發力解“死結”
民有所憂,我有所應。金竹村的“沉睡土地”牽動著人大代表的心?!巴恋丶m紛一日不解決,代表腳步一日不停歇……”東勝鄉人大主席廖永紅主動請纓,牽頭成立專班,立下軍令狀。
“解決土地糾紛,必須依法依規?!编l人大組織司法干部、人大代表開展“法律會診”,認真查閱原始合同,梳理出兩項違約條款。同時,向縣人民法院、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咨詢法律依據和土地回收政策,最終確定走“依法解除合同維護權益”的路徑。“我們前后召開了10余次現場調研商討會,就是要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經得起法律檢驗?!瘪v東勝鄉司法所所長李長勇說。
人大代表就何某檸檬園問題開展集中研討。
涉及農戶眾多,如何統一行動?鄉人大推動召開社員大會,決定由農戶委托村民委員會全權處理土地事宜,并采用“分片包戶”方式,將206戶分成3個片區,每個片區由1名人大代表或村組干部牽頭負責入戶簽訂委托書??h人大代表、金竹村支部書記吳芳化身“講解員”,連續一個月“敲門”講解政策,消除顧慮?!袄畲蟾纾瑢懞梦猩暾垥O碌氖戮徒唤o我們……”“有時候一家要跑三四趟,但看到村民從懷疑到信任的轉變,一切都值了?!眳欠颊f。最終,206份簽滿信任的委托書交到了村委會。
有法律和民意托底,2024年3月,金竹村村委會向何某發出《解除合同通知書》,要求其在20日內支付欠款并清理土地。在何某拒不回應后,鄉人大迅速行動,指導村委會啟動招商程序,組建小分隊,先后到周邊的通賢、文化、元壩等鄉鎮考察對接,為這片土地尋找“新主人”,鋪好“重生”路。
新局:荒地“變回”良田
“老人家,你的租金有著落了……”
在各方努力下,沉寂四年的土地“活”了:金竹村分兩次對734畝土地進行流轉,引進兩家現代農業企業開展糧經統籌種植,一期103畝種植檸檬,二期631畝實行小麥套作經濟作物,預計年產值超100萬元。
東勝鄉金竹村麥田。
“土地租金每畝300元,在果園務工每天60元,一年能增收1萬多元,這日子有盼頭了……”村民李大爺掰著指頭算了算賬,露出會心的微笑。
人不能在同一地方第二次跌倒。這次土地流轉“劫難”引人深思:一租了之、缺乏監管,無法及時止損。針對土地流轉的“監管”問題,鄉人大指導村委會探索建立“村委會+代表+農戶”三方監管機制,把基層黨組織的責任、人大代表的使命、農戶的利益“捆”在一起,形成依法有序有效的監督合力,切實防范后續風險。鄉人大打算把金竹經驗變成全鄉方案,適時推廣。
站在金竹村的田坎上,筆者眼前是連片翻滾的麥浪與茁壯生長的檸檬苗。這片734畝“沉睡土地”的蘇醒故事,不僅是一場糾紛的終結,更是基層人大履職為民的生動注腳。“飯碗田”里長出的不僅是莊稼,更有民心。
安岳人大 供圖潘政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