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甘孜州7個村鎮、4個單位、1個家庭及1所學校分別榮獲“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家庭”“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近年來,甘孜圍繞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五大任務,以“發揮陣地力量、做實文化服務、增強品牌引力”為發力點,大力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文明村鎮構建文明沃土
文明始于心,創建踐于行。在康定市色龍村,38戶藏家民居依色龍神湖而建,勾勒出“山水為幕、村寨為蕊”的絕美畫卷。作為全國文明村典范,這里正以文明創建為筆,書寫鄉村振興的壯麗篇章。
據介紹,色龍村以“農業+旅游”驅動三產融合,通過“公司+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打造集觀光、住宿、民俗體驗于一體的旅游體系,累計接待游客6.7萬人次,帶動村民增收超400萬元。今年推進的高原玫瑰產業,將進一步激活“美麗經濟”。
在精神文明建設與鄉村治理上,色龍村同樣有聲有色。核心價值觀宣傳遍布村寨,村規民約“紅黑榜”、道德模范評選激發向善力量;“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實現十年無刑事案件。如今,色龍村正沖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實現從“資源”到“資產”的華麗轉身,成為鄉村振興“形神兼備”的生動范本。
而在雅江縣八角樓鄉松茸村,創新打造“黨員引路·茸易幸福”品牌,構建“十五分鐘黨員服務圈”。同時,村里創新推行“微網格+科技”治理模式,劃分12個應急防控微網格,運用“護林防火奧維地圖”“電桿身份證”等科技手段,實現火情響應10分鐘內到達,安全事故零發生,相關經驗獲評州級基層治理創新案例。
在產業發展上,松茸村構建“一茶一站兩基地”體系,集體經濟收入從無到有,2024年突破10萬元。此外,村里深挖木雅文化,打造文明積分超市,推出特色文創產品,文旅收入占比達60%。如今的松茸村,正以全國文明村為新起點,為高原鄉村振興提供鮮活樣板。
同樣,新龍縣博美鄉仁乃村依托“農文旅融合發展戰略”,建成302.6畝農文旅融合示范園,形成“特色民宿+中藥材種植+梅花鹿養殖+薰衣草觀光”立體產業。2024年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超500人次,村集體收入突破22萬元,帶動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7萬元。值得一提的是,文明創建中,該村投入1200萬元改善人居環境,創新“紅黑榜”積分制,組建4支志愿服務隊。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理論宣講、文化惠民等活動,打造“12345”工作法,推動移風易俗。
不僅如此,在譽為“藍色星球上的一片凈土”的稻城縣香格里拉鎮正以生態保護為底色,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該鎮累計投入4678.04萬元,推進垃圾無害化處理、雨污管網改造等工程,完成亞丁村超280畝綠化及生態修復;創新實施土地流轉、馬幫補貼等生態補償機制,帶動村集體年增收29萬元,村民生產經營性收入超300萬元。
依托亞丁5A級景區,香格里拉鎮投資4.8億元打造全域旅游體系,供暖供氧、非遺體驗館等31個項目全面提升服務品質。《亞丁密碼》藏文化戲劇、非遺主題街區等文旅IP,構建“白游景區、夜賞非遺”新模式;“亞丁·1928”民宿集群等項目,為當地創造百余個就業崗位,年帶動增收超300萬元。與此同時,在基層治理中,香格里拉鎮推動群眾從“旁觀者”變身“主人翁”。通過黨務村務公開、黨組織引領,實現矛盾化解在基層;平安鄉村建設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如今,環保志愿、文化講解等自發行動頻現,“雪山文明公約”融入生活,繪就生態保護與民生發展雙向奔赴的文明新景。
除此之外,巴塘縣蘇哇龍鄉王大龍村基層黨建與精神文明成果顯著,以黨建促振興,抓文明、治環境,鄉村煥發新貌。鄉城縣然烏鄉克麥村以“1核雙驅3平臺”治理體系,黨建引領、創新驅動,實現鄉村振興,成鄉風文明建設典范。現如今,這樣的村寨,在甘孜并不少見,不僅增強了大家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還有力推動了甘孜州的精神文明建設。
文明單位多維賦能
文明單位創建,需要各個職工積極參與,需要豐富多彩的活動推進。甘孜以自己的方式,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充分利用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文明單位創建產生良好的“乘法效應”。
在具體工作中,中共甘孜州紀委監委機關以“4343”創建思路為指引,著眼“四個聚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聚焦謀篇布局,制發規劃方案,制作宣傳片、畫冊等營造濃厚氛圍。聚焦培根鑄魂,強化理想信念和核心價值觀教育,開展主題學習宣傳活動,培樹先進典型,開設家風專欄。聚焦責任奉獻,開展“民族團結進家庭”實踐活動,組建志愿服務隊伍,圍繞“國之大者”強化監督檢查,提升隊伍素質。聚焦黨建引領,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深化廉政教育,打造廉潔文化品牌,推動文明機關建設。
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干部學校以多維舉措深化文明創建,夯實發展根基。思想建設上,以黨的創新理論鑄魂,開展主題教育與基層宣講,年均70余場惠及1.2萬人次。實踐中,推進民族團結行動,深化“進家庭”實踐;優化校園環境,投入500萬元升級設施,打造文化陣地。業務發展上,構建“培訓+教育+科研”體系,三年完成主體培訓62期、社培155期,推動村(社區)干部學歷提升超6000人,創新老年游學與社區教育,獲多項國家級榮譽,以黨建引領凝聚合力,實現文明創建與事業發展雙提升。
中國人民銀行甘孜藏族自治州分行以系統化思維構建文明創建體系:以思想為切入點,打造《圣潔甘孜央行每周一學》等學習載體,將創建納入考核,建設文體場所、樓道文化,開展“小紅花光盤行動”等活動,增強職工認同感。以核心價值觀為立足點,構建三維學習體系,開展“故事里的核心價值觀”活動,打造“心手相牽”等志愿服務品牌,年均開展金融知識普及200余次。以文化浸潤為著力點,開展“我們的節日”活動,成立10余個興趣小組。以履職為根本點,精準服務實體經濟,助力抗震救災,推進支付創新,維護金融穩定,為涉藏地區發展注入動能。
四川開春紅環境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則推進思想鑄魂、素質提升等五大工程,打造“高原檢測先鋒”黨建品牌,開展志愿服務與結對共建,推行“5S”管理提升服務。建立動態管理、品牌建設等四項長效機制,將文明指標融入考核。通過系統化建設,公司實現“三零”目標,帶動上下游共建,助力企業減排增效,創造超千萬元生態價值。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持續深化‘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的理念,重點實施‘三個升級’計劃(標準升級、服務升級、輻射升級),為守護圣潔甘孜、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如今,甘孜文明新風拂潤,為推動全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未來,甘孜將持續深化文明創建,讓文明之光照亮每一個角落,溫暖每一顆心靈,推動全州高質量發展。
全媒體記者/ 甘超
編輯/ 劉睿娟
校對/ 毛莉泓
責編/ 楊雪
審核/ 肖宵
監制/ 譚榮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