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演員朱媛媛因癌癥去世,享年51歲。
消息一出,無數(shù)觀眾痛心惋惜。但更讓人感慨的,是她離世后留下的三件事:捐角膜、捐出1260萬積蓄給癌癥兒童基金會、喪事從簡骨灰撒向大海。
朱媛媛用一生詮釋了“德藝雙馨”。
01 捐角膜:讓光明延續(xù)
朱媛媛去世后的第二天,青島眼科醫(yī)院就收到了她的角膜。
5月22日,醫(yī)院確認移植手術(shù)成功,兩名患者重見光明。
朱媛媛是青島人,把角膜捐給家鄉(xiāng)醫(yī)院,算是落葉歸根。
她生前拍戲時眼睛特別有神,觀眾總說“她的眼神會說話”。
現(xiàn)在這份“會說話”的光明傳給了別人,也算另一種藝術(shù)生命的延續(xù)。
有網(wǎng)友感嘆:“她演了一輩子角色,最后連眼睛都‘演’給別人看了。”
02 捐錢:1260萬背后的賬本
關(guān)于捐款數(shù)額,網(wǎng)上說法挺多。
有說3800萬的,有說1800萬的,但最靠譜的說法來自基金會公告:1260萬現(xiàn)金加兩套北京房產(chǎn)。
這筆錢大頭用在三處:45%給患兒治病、30%升級醫(yī)院設(shè)備、25%設(shè)獎學(xué)金。
其實朱媛媛做公益不是頭一回。
早在生病前,她就連續(xù)十年每月固定捐款,還資助過137名被拐兒童。
生病后更拼,住院時還操心“這次錢能幫幾個孩子”。
有基金會工作人員透露,她最后幾個月反復(fù)確認:“錢一定要專款專用,別搞成面子工程。”
03 撒骨灰:和大海說再見
按朱媛媛的遺愿,骨灰撒在了煙臺附近的海域。
這事兒她家人起初不太理解——青島老家有祖墳,北京也有墓地。
但外甥女后來解釋:“她說大海讓人心里靜,不想占活人的地方。”
5月20日火化當(dāng)天,只有至親到場。
辛柏青捧著骨灰盒站在船頭,女兒往海里撒花瓣。
整個過程沒媒體報道,連親戚都是事后看新聞才知道。
有影迷自發(fā)在青島棧橋用玫瑰拼出“李云芳走好”(她成名角色),算是民間版的告別儀式。
朱媛媛這輩子,演戲時把角色活透,生活中把日子過透。
捐角膜是給陌生人希望,捐錢是給病童未來,撒骨灰是給自己自由。
這三件事串起來,正好是她的人生信條——認真活,痛快走,不拖泥帶水。
如今再提起她,觀眾記得的不只是“國民媳婦”,更是那個悄悄行善、靜靜離開的青島大嫚。
就像她丈夫辛柏青說的:“她教我們別虛度每一秒。”
這話聽著平常,能做到的,都是活明白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