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賀強 通訊員 王平 王明凱
芒種時節,豐收在望。5月23日,從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傳來喜訊,民權縣綠洲街道吳莊村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這是繼獲評“河南省文明村”后,吳莊村在精神文明建設領域斬獲的又一重量級榮譽。
當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對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以及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進行表彰,民權縣綠洲街道吳莊村憑借突出表現,成功入選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吳莊村地處黃河故道南岸,曾飽受風沙侵襲,生態環境惡劣,素有“旱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的說法。全村657戶,總人口約2600人,鹽堿地廣布,農作物產量較低,過去畝產500斤以上便屬高產。
在基層黨組織的堅強引領下,吳莊村實現華麗轉身。如今,村內已建成167座現代化溫室大棚,搖身一變成為遠近聞名的“瓜果之鄉”,更被贊譽為“菜籃子”和“瓜果采摘打卡地” 。 這份“全國文明村鎮”的殊榮,是吳莊村堅持因地制宜發展果蔬特色產業、深耕“土特產”文章、推進“文旅 + 產業”融合發展,同時大力培育文明鄉風的顯著成果。
五月的吳莊村,滿目皆是蓬勃生機。村內院落規劃有序,柏油路平坦潔凈,道路兩側綠樹成蔭;河塘水體清澈見底,標準化溫室大棚鱗次櫛比,文化廣場開闊敞亮,文明鄉風建設的濃厚氛圍撲面而來。
家風家訓承載著世代傳承的精神內核,精神文明凝聚著向上向善的奮進力量。漫步吳莊村,“好家風、好家訓”展示牌、“鄉村光榮榜”、“星級文明戶”標識等,成為家家戶戶彰顯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獨特“名片”。
近年來,吳莊村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創新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好鄉賢”評選、“鄉村光榮榜”公示、“星級文明戶”認領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全力打造美麗文明新家園、和諧淳樸新民風、優質健康新生活,為和美鄉村建設注入強勁精神動力。
依托文明鄉風建設,吳莊村持續提升文化軟實力,高標準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功能完備的黨群服務中心,并引入集醫療、康復、養生、養老于一體的養老服務中心。通過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村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不斷提升。
文明創建激發活力,凝聚強大合力。2024年,該村人均收入達1.57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8萬元,全村年經濟收入達3500萬元,走出了一條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