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每誦及鄭板橋的這句詩,心中便涌起對竹的敬意。竹,于我而言,是大自然中最堅韌、最謙遜的存在,它宛如一位智者,靜靜訴說著為人處世的真諦。
漫步竹林,修長的翠竹亭亭玉立,枝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似在低語。那節節向上的竹竿,筆直地指向天空,仿佛帶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倔強。無論狂風如何肆虐,它都緊緊扎根大地,絕不屈服。這讓我想到生活中那些堅守初心的人,他們身處喧囂塵世,卻不為名利所動,始終朝著自己的目標堅定前行。
記得初入職場時,我像一只迷茫的小鹿,在復雜的人際關系和繁重的工作任務中磕磕絆絆??粗車聻榱藭x升明爭暗斗,我心中滿是困惑與無奈。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來到郊外的竹林散心。彼時,一根根竹子在風雨中搖曳卻不曾倒下,它們相互依偎又各自獨立,根系緊緊相連,共同抵御著風雨的侵襲。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做人也應如此,在困境中堅守自己的原則,不被外界的誘惑和壓力所扭曲,同時與志同道合之人攜手共進,相互扶持。
竹,雖腹中空,卻正是其謙虛之態。它從不炫耀自己的挺拔身姿,總是默默生長,無聲奉獻。每逢春日,新竹冒出嫩綠的芽尖,老竹便悄然退去,將養分留給新生的力量,毫無保留。這恰似人生不同階段的傳承,前輩們以寬容和智慧,為后輩鋪路,而后來者則懷揣著敬畏與感激,努力汲取知識,茁壯成長。在家庭中,長輩們如老竹,用一生的經驗教導晚輩;在學校里,老師們也似竹,燃燒自己照亮學生前行的路。
猶記兒時祖輩的教誨:“做人要實在,別耍滑頭。”那時年少懵懂,不解其中深意。如今想來,這正是竹之品性的寫照。竹心空靈,待人以誠,沒有虛偽的偽裝,只有純粹的本真。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里,真誠如同稀缺珍寶,而竹之精神,時刻提醒著我們摒棄虛情假意,以真心換真心。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磨難常伴左右。但竹在荒蕪之地、巖石縫間都能頑強生長,憑的是那份不屈不撓的精神。曾遇一位摯友,創業失敗,負債累累,眾人皆嘆其命運多舛,他卻如翠竹般頑強。白天四處奔波打工還債,夜晚燈下學習充電提升自己。幾年間,他從谷底攀爬而上,不僅還清債務,更開創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的堅毅,正如竹在逆境中的頑強生長,哪怕前路荊棘密布,也要踏出一條血路。
“未出土時先有節,便凌云去也無心?!敝裰邼崳谟谒泄澏撔模幢愀呗柸朐?,依舊低調內斂。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以竹為榜樣,嚴守氣節,淡泊名利。顏回居于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隱居田園,守拙歸園田。他們在歲月長河中,如翠竹般熠熠生輝,用一生詮釋了何為真正的高貴。
在這浮華的時代,我們常常迷失在物欲橫流之中,追逐著功名利祿,卻忽略了內心的聲音。當我們疲憊不堪時,不妨停下腳步,走進竹林,聆聽竹語,感受那一份寧靜與力量。學竹之堅毅,在困境中砥礪前行;習竹之謙遜,以空杯心態接納萬物;悟竹之高潔,堅守道德底線,不隨波逐流。
竹,以其一生,為我們書寫了一部關于人生的寶典。它無聲地屹立在山川之間,用堅韌、謙虛、高潔的品質,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愿我們都能如竹一般活著,在風雨中昂首闊步,在陽光下謙遜低頭,在歲月的流轉中,留下屬于自己的堅實節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