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湖南桃江縣坐擁115萬畝竹林,如何將豐富的竹林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林下經濟,讓竹林變身“聚寶盆”?桃江城投集團與湖南華夏優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積極探索,給出了新答卷。
桃花江竹海景區林下仿生態栽培食用菌項目一角。胡衛紅 攝
5月25日下午,在桃江縣桃花江竹海景區彩虹橋周邊竹林,一片忙碌的景象映入眼簾。員工們兩人一組默契配合,一人將菌包固定在楠竹上,一人迅速在菌包上打孔,短短半分鐘,一個菌棒便穩穩地固定在竹子上。一根楠竹上可固定4 - 12個菌棒,這種楠竹林立體出菇模式,巧妙地利用了竹林陰涼保濕的小環境以及楠竹的立體空間,既為竹菇生長營造了良好條件,又極大節約了培育空間,在全省尚屬首創。
員工兩人一組將菌包固定在楠竹上。胡衛紅攝
“別看這個小小的菌棒,大約16天以后,就能生長出來美味可口的木耳,一直可以摘到7 - 8月份,一個菌棒可以產生10塊錢的效益,像這根楠竹上面有9個菌棒,也就是說,這樣一根竹子,就可以增加90元的效益。” 湖南華夏優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志華介紹說。
竹海景區林下仿生態栽培食用菌項目是桃江城投集團今年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依托桃花江竹海豐富的竹林資源,采用仿生態栽培模式種植竹菌,首批開發了100畝筍竹兩用林,由桃江城投集團旗下的桃江縣遇見美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負責實施。
湖南華夏優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團隊歷經17年技術研發,在食用菌種類上取得了豐碩成果。目前,公司已擁有靈芝、竹蓀、羊肚菌、黑皮雞樅、竹葉菇、竹松茸等20余種食用菌,且能夠實現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季節栽培不同品種的食用菌。
“陽春三月,我們再在林下栽培竹蓀、竹葉菇;夏季栽培黑皮雞樅、竹松茸、木耳,在秋高氣爽的季節栽培靈芝、香菇、鮑魚菇等,冬日暖陽則栽培網紅羊肚菌,實現竹林一年四季綜合利用,真正將竹林變為‘聚寶盆’。” 劉志華表示,四季套種讓竹林全年都能產出高價值的食用菌,極大地提升了竹林的經濟效益。
根據雙方合作協議,未來將充分依托桃花江竹海風景區的竹林資源、文化旅游資源以及 “竹海” 地理標志性產品,投資建設林下仿生態栽培食用菌、食用菌方艙、高端食用菌養生館等一系列項目,為游客打造豐富多樣的林下采收蘑菇體驗、蘑菇宴體驗以及研學教育基地等。
自5月13日項目正式開工以來,各項建設工作穩步推進,目前已完成種植區域平整、水電安裝、菌種播種、智能方艙建設等任務,首批竹菌預計在今年端午節后陸續上市。
“我們希望通過合作,共同將竹海景區林下仿生態栽培食用菌項目建設成為區域內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前來體驗林下采收蘑菇、研學拓展、品嘗高端養生食用菌。同時,為當地村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桃江縣遇見美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汪鴻對項目前景充滿信心。(胡衛紅 胡依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