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曝出,除國家飛檢之外的地方,省級飛檢全覆蓋!四川資陽、宜賓,浙江紹興,河北承德等地醫保部門,聘請第三方對醫藥定點機構倒查6年!這無疑將給醫藥領域帶來一波監管風暴!也會給違規較多、較大的醫藥定點機構,帶來精神上的巨大的“緊張感”!這將預示著更猛烈的醫保監管風暴來了!
以紹興為例:4月30日,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2025年紹興市醫療保障局醫保基金監管第三方大數據服務項目》,引入第三方機構,對全市醫療機構的基金使用行為倒查5年!重點范圍包括但不限于:虛假診療、虛假購藥、倒賣醫保藥品等欺詐騙保和漠視病患利益的違法犯罪行為;醫保基金使用金額大、存在異常變化的重點藥品和耗材,動態監測基金使用情況;重點藥品、耗材的基金使用情況等。
始于2018年的集采,正在逐步實現藥品、耗材、中藥等領域的全覆蓋。當骨科耗材從數萬元斷崖降至千元區間,當CT檢查費腰斬過半,一場穿透醫療毛細血管的監管革命正掀起巨浪。2023年國家醫保局飛行檢查首次實現全國31省"無死角",近200名醫院書記院長落馬的數字背后,是醫保治理顆粒度已精細到主刀醫生每顆螺釘的使用軌跡。
風暴眼中,中紀委將醫療腐敗列為"動搖執政根基"問題,全國兩會釋放出"穿透式監管"的強烈信號。在浙江紹興,醫保部門倒查六年病歷檔案,運用AI模型精準鎖定"假患者、假病情、假票據";四川資陽建立耗材溯源系統,骨科手術中每塊鋼板的流通數據實時上傳區塊鏈。當某三甲醫院CT室主任因"天價膠片費"被大數據捕獲時,人們發現醫保監管的神經網絡已延伸至醫療末梢。
這是一場算力與人性的巔峰對決。國家醫保智能監控系統以每秒百萬次的計算能力掃描全國定點機構,藥品耗材"陽光交易平臺"讓帶金銷售無所遁形。通過AI骨科耗材監控可以精確到術式匹配度,AI模型通過病程記錄與收費清單的毫秒級比對,可攔截數異常結算。當某地三甲醫院呼吸科主任因重復收取霧化器費用被系統預警時,醫療灰色地帶的生存空間正被算法壓縮至納米級。
倒查六年的"時空追殺"更顯監管決心。某地通過數據建模還原五年前手術耗材使用軌跡,追回違規資金2300萬元;某地對民營醫院實施"電子病歷+收費清單+銀行流水"的三維穿透審計,揭開過度醫療的隱秘面紗。這種"細胞級"臨客正在重塑行業生態。
當DRG支付改革使醫院開始精算成本,當檢驗檢查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倒逼科室轉型,這場改革正從"割韭菜"轉向"改土壤"。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臺每月處理近30億條數據,在云南山區衛生室,醫保結算從耗時3天縮短至3秒;在跨省門診直接結算率達98%的浙江,流動人口就醫不再"墊資跑腿"。這些帶著36.5℃體溫的改變,正是人民至上的生動注腳。
醫保基金監管條例的出臺,標志著嚴查常態化進入法治軌道。從飛行檢查的"超聲刀"到AI監控的"顯微鏡",從耗材溯源的"追蹤器"到信用評價的"生死簿",一套組合拳正在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立體防線。
這場永不停歇的自我革命印證著一個真理:群眾利益既是監管風暴的起點,更是醫療回歸初心的終點。當改革穿透最后1毫米的醫療屏障,每一分"救命錢"終將獲得應有的尊嚴。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鋼鐵長城正在鑄就!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走向合理、科學、規范已經成為必然!醫務人員回歸看病初心的一天終于要到來了!從今天開始,任何一個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都不要再抱有任何僥幸心理!
上圖:醫院運營管理雜志2025年05月1-2期(總第59-60期)封面
中國醫院運營管理雜志2025年05月1-2期二維碼,掃碼關注,免費贈閱:
中國醫院運營管理雜志雜志合集二維碼,掃碼關注,免費贈閱:
信息來源:醫院運營管理雜志
信息采集:衛健君
聲明: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眾號立場。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