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晉陜峽谷的褶皺間,與磧口黃河碼頭僅數里之遙的李家山村,如同一幅被歲月珍藏的畫卷。這座依山而建的村落,曾是磧口碼頭晉商家眷的棲居之所——明清時期,磧口憑借黃河水運樞紐的地位,成為晉商往來陜、甘、蒙的商貿重鎮,往來商船云集,駝隊不絕。而李家山村因地勢隱秘、相對安全,逐漸成為晉商安頓家眷的“后方宅邸”,歷經數百年營建,層層疊疊的黃土窯洞順著陡峭的山坡蜿蜒鋪展,構成了黃土高原上獨特的立體民居景觀。
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曾在此感嘆:“這里從外面看是一座荒涼的漢墓,一進去是很古老講究的窯洞,古村相對封閉,像與世隔絕的桃花源?!鄙鲜兰o80年代,吳冠中先生的畫筆讓李家山窯洞走進大眾視野,其古樸的磚石拱券、厚重的黃土墻體,承載著明清時期晉商文化的輝煌,也凝固著當地百姓世代的生活智慧。
呂梁市臨縣磧口鎮李家山村。 中新網 李太源 攝
隨著清潔供暖、智能溫控等現代人居環境技術的普及,人們對居住空間的舒適度、環保性提出更高要求,傳統窯洞的局限性逐漸凸顯。過去,窯洞依賴燃煤火炕取暖,不僅煙霧彌漫污染環境,且溫度難以精準控制;糊紙木窗難以抵御嚴寒,熱量流失嚴重,外界噪音也輕易穿透而入。這種粗放的居住方式與現代人追求的綠色、舒適、靜謐生活形成強烈反差,傳統窯洞亟待轉型。而此時,山西省一系列鄉村振興政策的出臺,為磧口古鎮傳統窯洞的轉型帶來了曙光。
2022年,山西出臺龍頭景區建設工作方案,實施“9+13”龍頭景區梯次打造培育計劃,磧口古鎮位列其中。當地政府將其作為呂梁旅游的重要板塊,以鄉村旅游為支點,深度挖掘古鎮文旅價值。呂梁市大力加強傳統村落的保護修復,集中力量重點打造100個鄉村旅游重點村。磧口古鎮憑借豐富的黃河文化、晉商文化、民俗文化底蘊,成為鄉村振興政策的重點扶持對象。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臨縣段將磧口古鎮、李家山村等景點串聯起來,推進了交通、旅游、人文的深度融合,激活了鄉村旅游“新引擎”。依托磧口特色傳統民居院落,政府鼓勵打造多主題、多風格的鄉村民宿、主題民宿等窯洞民宿產品。李家山村作為磧口古鎮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積極響應政策,依托村內獨特的窯洞資源,在保留傳統風貌的基礎上,開展民宿改造工程。
李家山村部分窯洞民宿率先實現節能與現代化設施的平衡,成為傳統智慧與現代技術深度融合的示范。傳統的燃煤爐被替代為空氣源熱泵,實現了供暖方式的根本改變。這種設備以電力驅動,從空氣中汲取熱量,制熱能效比(COP)能達到3.0以上,而且采用了適應北方冬季低溫環境下的產品型號,能夠在零下25℃正常運行。相比傳統燃煤取暖,空氣源熱泵能耗降低約50%-60%,不僅讓室內溫度更加穩定舒適,更徹底告別了煤煙繚繞的日子。
在建筑圍護結構改造上,原本糊著窗戶紙的木格窗被替換為斷橋鋁合金中空玻璃窗,這種玻璃的傳熱系數低至1.8-2.2W/(㎡·K),窗框采用斷橋隔熱設計,阻斷冷熱橋效應,搭配雙層中空玻璃,相較于傳統的糊紙木窗,不僅減少約60%的熱量傳導,隔音降噪效果也顯著提升。1.5-2m厚的黃土墻體經加固處理后,與新的門窗系統配合,將窯洞天然的熱惰性發揮到極致,無需依賴大量能源即可維持室內溫度穩定。
通風系統的優化同樣巧妙。設計師利用熱壓通風原理,在窯洞頂部增設可調節式通風天窗。夏季,熱空氣上升經天窗排出,室外冷空氣從門窗流入,形成自然通風循環,無需開啟空調或風扇,室內溫度就能降低3-5℃。部分窯洞還設置了地送風系統,冷空氣從地面通風口緩慢送入,熱空氣從頂部天窗排出,“下送上排”的氣流組織,既保證通風效果,又避免了傳統上送風帶來的吹風感,進一步提升居住舒適度。
室內空間改造上,李家山村的特色民宿在保留窯洞主室起居功能的基礎上,利用相鄰窯洞打造獨立衛浴,配置恒溫花灑、智能馬桶等現代化設施。
漫步李家山村,一盞盞光伏路燈整齊排列在蜿蜒的村道旁,成為古村一道別樣的風景線。白天,光伏板吸收陽光轉化為電能;夜晚,柔和的燈光照亮村民歸家的路,也照亮了古老窯洞的輪廓。這些光伏路燈無需鋪設復雜的電纜,依靠清潔的太陽能供電,不僅為村莊節省了電力成本,也減少了碳排放,讓這座古樸的村落與現代綠色科技悄然接軌。
李家山村村民陳玉香和兒子運營的視頻號“牛牛和老媽”,用鏡頭記錄下山藥擦擦、榆錢窩窩、莜面涼皮等鄉村特色美食的制作過程。陳玉香以地道方言、嫻熟手法,將土豆、榆錢、莜麥面等尋常食材,變成散發著黃土高原風味的佳肴。這些充滿煙火氣的視頻吸引超三十萬粉絲關注,不少網友循著美食的蹤跡來到李家山村,住進改造后的窯洞民宿,品嘗視頻同款美食,沉浸式感受鄉村生活,帶動民宿入住率提升與農產品熱銷。
而李家山村的改變,只是磧口古鎮能源革新的縮影。如今,能源系統革新已在磧口古鎮全面鋪開。古鎮內的窯洞已全部拆除冒著黑煙的燃煤火炕,換上了空氣源熱泵。很多窯洞也更換了保溫窗戶。窯洞民宿的示范改造,讓窯洞作為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成為現實,也為磧口鎮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李家山村的成功經驗,正帶動著磧口鎮其他村落積極跟進,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到文旅產業開發中,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如今的磧口鎮,古老窯洞與現代綠色設施和諧共生,傳統與現代完美交融。曾經因燃煤煙霧繚繞、飽受寒風與噪音侵擾的窯洞,已華麗轉身為兼具節能、靜謐與舒適的現代化綠色建筑,在鄉村振興政策的持續助力下,正以全新姿態續寫輝煌,為傳統建筑保護與發展提供寶貴范例。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