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三屆鏈博會日前在北京順利召開,今年這場盛會迎來了一個極為特殊的嘉賓,那就是美國AI芯片巨頭英偉達的CEO黃仁勛。出席鏈博會期間,黃仁勛脫下來標志性的皮夾克,穿了一身唐裝,在講話時還罕見的使用了中文。
美財長交底背后的博弈
美國這次恢復對華出口 AI 芯片,表面上看是松了口,但實際上玩的是 “精準打擊” 的套路。
英偉達的 H20 芯片和 AMD 的 MI308 芯片雖然獲批恢復銷售,但這些芯片都是專門為中國市場定制的 “閹割版”,性能僅為美國自用版的 72%。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更是直言不諱地表示,美國只向中國提供 “第四好” 的芯片,目的是讓中國企業對美國技術 “上癮”。那美國為什么突然松口了呢?
這里面有兩個關鍵因素。商業利益在作怪。僅 2025 年前三個月,中國廠商就下單 160 億美元的 H20 芯片,相當于英偉達去年中國區全年營收的 93%。
一紙禁令讓英偉達第二季度損失 46 億美元訂單,直接影響其全球 GPU 市場占有率。稀土協議的交換。美國財長貝森特透露,此次解禁是中美在稀土議題上達成協議的一部分。
中國在 4 月對鏑、鋱等 7 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精準打擊了美國軍工和電動車產業鏈,而美國則以開放部分芯片出口作為交換。不過,美國的如意算盤打得再響,也得看看中國買不買賬。
中國商務部早就放出話來,稀土出口必須依法審批,每份申請都得走程序,而且特別強調只能用于民用,不能搞軍工。這就意味著,美國想用稀土換芯片可以,但別想打歪主意。
黃仁勛的中文喊話
第三屆鏈博會在北京召開,英偉達 CEO 黃仁勛的亮相可謂是賺足了眼球。他脫掉標志性的皮夾克,穿上一身唐裝,還破天荒地用中文發表演講,盡管略顯磕絆,但誠意十足。
在演講中,黃仁勛大談中國供應鏈的重要性,稱其是 “一個奇跡”,并宣布英偉達將恢復向中國銷售 H20 芯片,還會推出一款專為中國市場定制的 RTX PRO GPU。
黃仁勛的這番操作,表面上是示好,實際上暗藏玄機。一方面,他想借此機會緩和中美科技博弈的緊張氣氛,為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中國是英偉達增長的關鍵市場,2025 年 Q1 中國企業已下單 160 億美元 H20 芯片,騰訊、字節跳動等大廠單家采購量超 5 萬顆。他也在試圖通過文化符號來拉近與中國市場的距離,增強品牌的親和力。
中國市場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盡管 H20 芯片恢復銷售能在短期內緩解國內 AI 算力緊張,但國產芯片替代進程已不可逆。
華為昇騰 910B 的 FP16 算力達 320 TFLOPS,寒武紀思元 590 在圖像識別場景性能超 H20 5%,而且國產芯片市場份額從 2024 年的 18% 升至 2025 年的 40%,與英偉達基本持平。黃仁勛心里清楚,光靠幾件唐裝和幾句中文,是打動不了中國市場的。
稀土牌與芯片戰
稀土和芯片,一個是 “工業維生素”,一個是 “科技心臟”,兩者的博弈早已成為中美科技角力的新戰場。中國控制著全球 90% 以上的稀土精煉技術,而美國則在芯片設計和制造領域占據優勢。
這場博弈的本質,是資源與技術的相互制衡。從稀土方面來看,中國的反制措施已經初見成效。4 月對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后,美國軍工企業叫苦不迭。
F-35 戰機每架需要 417 公斤稀土,宙斯盾驅逐艦的雷達依賴鎵化合物,而這些都離不開中國的稀土供應。盡管美國試圖通過第三國走私或轉口,但中國海關和監管部門也不是吃素的。
2025 年 5 月,深圳海關查獲 300 噸偽裝成瓷磚膠的釹鐵硼磁粉,江蘇某企業將 120 噸稀土廢料偽報為 “廢舊金屬” 企圖出口馬來西亞,最終被攔截。
從芯片方面來看,美國的技術封鎖也沒能擋住中國的步伐。華為昇騰 910B 的 FP16 算力達 320 TFLOPS,超過 H20 的 148 TFLOPS,而且國產芯片在特定場景下的性能已經超越了 H20。
中國正在構建自己的 AI 生態,華為聯合 2300 家 ISV 構建昇騰生態,支持 160 + 大模型適配,阿里、百度等推出基于國產芯片的 MoE 架構優化方案,訓練成本降低 20%。
這場博弈的結果會如何呢?短期內,中美可能會在稀土和芯片問題上達成一些妥協,但長期來看,雙方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美國想通過 “技術霸權” 卡住中國的脖子,而中國則用 “稀土王牌” 反制,這場角力注定是一場持久戰。
中美關系的變與不變
中美之間的博弈,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對抗,而是充滿了變與不變的競合。在芯片和稀土問題上,雙方既有對抗的一面,也有合作的空間。
從對抗的角度來看,美國對華技術管制的大方向不會改變。盡管這次恢復了部分芯片出口,但高端 AI 芯片、光刻機等核心技術仍被嚴格封鎖。
中國也不會輕易放棄稀土這張王牌,畢竟這是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籌碼。從競合的角度來看,中美在供應鏈、能源等領域的合作仍在繼續。
第三屆鏈博會上,埃克森美孚、道達爾能源等跨國企業宣布加大在華低碳能源投資,顯示中美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仍在深化。中美在關稅談判上也取得了進展,雙方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為經貿合作創造了更寬松的環境。
結語
正如巴基斯坦總理在感謝中國時所說,“日久見人心”,中美關系的本質也是如此。在這場科技與資源的博弈中,雙方都在尋找自己的利益平衡點。對抗是暫時的,競合才是常態。只有通過平等對話和合作,中美才能實現互利共贏,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
信息來源:美AI芯片重新入華 是喜是憂?---看看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